阅读记录

457章 捐款给村小[2/2页]

重生1983年 爱喝葡萄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直接来到村小学,将钱交到学校财务。
      黎校长还执意给他出具了承诺书,保证潘大章捐助的五千块钱会全部用到学校广场地面硬化和教室窗门课桌维修上,全村人可以监督。
      潘大章相信他说的话。
      谷歀
      这黎校长是个做事言出必行的人,能够最后爬到村校长一职也是经过了无数磨难的。
      年轻时被同事举报,在图像上钉图钉,被打为坏分子,撤了职。
      后来又恢复教师之职。
      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学习成绩优异,考取了师范学院,当时成了全村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这个女儿毕业后却跟同村的另一位师范生好上了。
      而那个男孩父亲就是当年举报他的那位同事。
      当时两个年轻的婚事也经历了一番挫折。
      最后黎富贵还是同意了。
      前世他的小女儿嫁给家里穷得丁当响的潘云青,也是出乎村民意料之外的。
      “那么穷的家庭,女儿嫁过去不是受穷一辈子么?”
      “一帮鼠目寸光的人,嫁女儿还是要看男孩子是不是一个有出息,有理想的人,脑袋灵光的男孩子,即使一时家境穷困,但是不用多久他也会有能力改善家庭经济的。”
      后来潘云青去广东打工混到经理位置,而且带了村里十几个劳力出去。
      村里人佩服他的眼光。
      潘大章回到家。
      小章跟他吐槽:“唉,明天星期天还要去学校参加义务劳动,真是命苦。”
      “做什么事?”
      “带箩筐去河滩上挑五担沙子,全校学生都要参加,低年级的挑畚箕去,我们五年级的要求挑箩筐。”
      “是用来硬化学校广场的,那广场一下雨就湿滑得像溜冰场,硬化以后就不会经常摔跤了。”潘大章解释说。
      潘小章奇怪地问:“咦,你怎么知道的?”
      “我捐助了五千块钱,包招修复门窗桌凳等费用。”
      小章:“既然钱是你捐助的,我和兰兰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去挑沙石了?”
      大章教育他:“你最好不要有这种想法,那是两码事,不要混为一谈。你以后混得好了,也要眼界开阔一点,村里的公益事业,还是要主动去做。”
      小章:“还有一个月就考试了,考完后谁还会跑到学校去。”
      “不是说你不去学校了,就不关你的事,是我们村的学校,有能力帮助,全村人都会感激你的。你帮村里人做了一件好事,在村里对你的印象就会不一样。”
      熊兰也说:“我们农村的孩子,干惯了农活,挑几担沙又不是很重的话,我们明天一起去挑。”
      老妈说:“兰兰在这里,我又轻松许多了。”
      两个女孩都令她相当满意。
      当晚在二楼住。
      小章一个人在三楼住。
      熊兰在一楼住一个房间。
      温小芹说在二楼自己住一间房,潘大章钻到她房间去,开始一起看书做作业。
      然后就不肯离开了。
      第二天温小芹还嗔怪他:“太猛,太贪了,腿脚都软了,浑身骨头都散架了一样。”
      潘大章的体质越来越好了,平常人肯定不可能一夜五六次的。
      温小芹才十六七岁的年纪,身材却成熟得如樱桃,让他留连忘还。
      第二天凌晨,她早上起床去煮早餐,发现熊兰也起床了。
      “小芹姐,我来帮你。”
      邹秀花起床后,看见两个妹子把早餐都煮熟了,连后院几只猪食也提去喂了。
      小章两人挑箩筐去挑沙,黎红贵安排他两人在校园门口记数。
      “你们不用去挑,就在这里记数就行。”
      潘小章高兴地说:“这活可以干。”
      连老师都带队去河滩上挑沙了,他和熊兰可以舒服地坐在院门口,动动笔,写写字就行。
      这待遇没什么可说了。
      有点同学看了,很不服气。
      “老师,凭什么那个小章可以轻松记数而不用去挑砂?”
      “是呀,还有那个刚来的女同学,她又凭什么不用去挑?”
      虽说村小到河滩也不算远,但来回也要四十分钟,来回走五趟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黎福贵听见了,怼道:“你哥,不,你家父母也捐助几千块钱来修缮校舍,你也可以不用挑沙。”
      他自己也挑一担箩筐去河滩挑沙。
      ……潘大章和温小芹拿上工具,去牛坳岭茶场。
      先到万子岭的家里。
      两个炒茶师傅正在忙着炒茶。
      孙金发和黎正光两人都是五十多岁年纪,以前在生产队时,不用下田干活,专门在村委负责炒茶的,而且工分都是拿最高。
      当时有些社员还不服气。
      “我们在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浃背,累得如狗,干一天才十个工分,凭什么他们舒舒服服在家里,不晒大阳,不淋风雨都可以一天拿十二个工分?”
      潘六月听见怒怼道:“你也可以去试试,你若是有这份手艺,我也可以让你去抄茶,也可以给你一天十二个工分。”
      抄茶是一份细活,并不是谁都可以干的。
      看上去简单,但要抄出那种口感,就需要一定的技术了。
      两人看见大章,都热情招呼。
      “大章,你现在就是月舟村的大能人。”
      潘大章:“两位师傅辛苦!现在炒茶主要是靠你们两个人?”
      孙金华:“你家小章有空也会来炒,还有那个熊兰也炒得有模有样。对了,你爸也学会了。”
      这时老爸已经从茶场挑了一担鲜茶回来。
      他开了另外一个炉灶开始炒茶。
      “大章,你去泡几壶茶,尝尝是不是口味一致?”
      一样的茶叶可能不一样的人炒制,口感都会有点不一样。
      温小芹拿不同人炒的茶叶,泡了几壶茶。
      品尝后觉得不会相差很远。
      “每一锅茶都保持一致,口味就不会差很远。”
      他看老爸炒起茶味来也是有模有样。
      黎正光家就住在前面,他跟黎庚群是堂兄弟,也是黎卫国的堂叔。

457章 捐款给村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