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0六章马龙潭自述[2/2页]

关东粮王 关东老叟1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脸该往那搁?我和张小个子,是结拜兄弟,我是老大,他是老七。政见常有不和,就解了我的军职。这不他就给我弄个闲职来了,头衔到是不少,四洮路局顾问、东三省巡阅使顾问,没一件中用的。我知道这也是老七给我的一个交待,还是他的高级幕僚。这到也好,眼不见心不烦。我很看好中国街,也看好尹寿松,故定居在此。好在这儿清静,常令我反思过去,深为我的行为后悔。我要在这儿赎罪,故有感书写这个善字。让它时刻告诫我:与人为善,慈悲为怀。”
      马龙潭为一儒将,文韬武略都比他结拜的兄弟高出一筹。那些胡子出身的盟弟们和马龙潭几乎没有共同语言。他们在一起时,说话粗来粗去,怎能与儒将风度的马龙潭相比。加上张作霖心眼不大,渐渐地被挤出奉系军阀集团的核心。此时,马龙潭已经淡出东北军政两届,给了一个东三省巡阅使署一等顾问,算作是张作霖的高级幕僚。
      郑庆义听了马龙潭的长篇大论,也很受感动:“所以,前辈现在最体谅下层的苦难。依我看来,当时情急所迫,难以评断对错,只是改朝换代而已。”
      马龙潭摇摇头说:“不然,无论那个朝代,我以为杀人终是不好。对了你别老前辈前辈的,太生分,不妨直呼我腾溪为好。”
      郑庆义这才明白,腾溪是马龙潭的字。马龙潭接着说:“我这名字还是先师给起的,他知我是世家,又爱骑马,就取刘备的龙马跳潭的典故,取名龙潭,字腾溪。那时年青好胜,欣然接受。到这儿后,我是顾问顾问,顾而不问。一天竟和书画打交道,就给自己起个名号。”
      马龙潭指指对联上的两个字说:“灵源。前一句是我一生最荣耀的,也是我先师所祈盼的,也是我余生退而思过的。这就是后句的意思。”
      郑庆义不禁肃然起敬,站起来又仔细观看琢磨。
      光绪十四年,马龙潭领右路巡防营统领,驻守凤城。他为保境安民,受到凤城人衷心拥戴。因而百姓自发的为马龙潭立功德牌,盛赞其功德:“关东之东,有伟人焉,乃文乃武,希圣希贤……”特别称颂他的话:“凤山常侍,鸭水常流,公之功德,同此千秋。”令人十分钦佩。
      郑庆义看时,马龙潭在一旁讲解:“溪水堂,我当洮昌道尹时,在通辽那儿有宅子,我就题为“溪水堂”号,外人难知何意。今个儿见你颇有知己之感,故愿为挚交,言无所忌。”
      郑庆义拜道:“前辈大名如雷贯耳,善事之举当为我等之人的楷模。如有召唤,寒山我无不响应。”
      马龙潭不满足郑庆义只身前来,他是想把五站的大商号东家、掌柜都齐集在红万(?e)字会里。所以,他说:“不光是响应。站内还望你振臂一呼。”
      忽听门响,人还没进话已传来:“爷爷,听说有贵客?干啥不给我引见引见。”
      随声进来一人,让郑庆义眼前一亮:只见这人西装革履,分头梳得油光绽亮。说话一点不客气。让郑庆义感觉跟马龙潭风格差别太大。
      马龙潭马上面带笑颜地说:“刚才让李朝余打发人找你,不见你踪影,你还说呢。”
      来人笑着说:“刚去给您老请安,没在屋,新老太太说您来客人了。”
      马龙潭没回答来人的问话,而对郑庆义说:“这是我的大孙子——。”
      来人没等马龙潭说完,就上前一步自我介绍说:“马万千。”
      郑庆义说:“鄙人郑庆义。”
      马万千快言快语地说:“算了吧,我听说过你,啥时说话还文绉绉的。说起来咱可是直隶老乡。”
      郑庆义说:“那是呀,咱俩家乡是一南一北隔海对望。”
      马龙潭说:“我有三个儿子,都不在身边。老大是个当兵的,一年年的也没个时间回家,老三早就没了。老二跟你一样,是个生意人,他到是常回来看我。二女儿在我身边住。眼下还有三个孙子在这儿,这是我最喜欢的孙子。有了他们闹哄哄,我和新老伴儿到也能享受天伦之乐。”
      就这样,郑庆义和马龙潭及其家人相识,从此,相交甚密,并在马龙潭的带领下,走上慈善救助的道路。

第一0六章马龙潭自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