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茴出了门,循着声音走去,远远便看见一群人在距离甄茴家里百米远的地方,丈量着一块土地。
甄茴挨个打量一番,不出所料,果然是老里正带的人,甄家、赵家、王家均派了代表跟在此处。
这时候,有人高声报出来数来:“里正,这里足有一亩,够用了,如果不够用,旁边的土地不如也一并征用过来。”
老里正刚要发话,回头就见见甄茴俏生生地远远站着,老里正便伸出手朝她打了个招呼,“那阿茴小丫头,既然来了,何不走得近些?”
甄茴闻言笑了,里正虽然已经不年轻了,眼神倒还利索的很。甄茴紧走了几步,朝着一群人而去。
同甄家几位长辈问过好后,甄茴转头看向老里正,“里正爷爷,您是要在这里盖校舍吗?”甄茴问道。
老里正点了点头,“是啊!这里很好,人少,清净!又依山傍水的,风水好。”说完,还呵呵笑了几声,透着几分舒心与爽朗。
这周边的土地,基本都是甄家的,前面较窄处,当年给了甄大喜——如今是甄茴的,而正在被丈量的这块地方是甄大远家的地,村里的河水路经此处时,朝村里的方向略微偏了一些,因此看起来比甄茴家里宽绰。
甄茴有几分不赞同,“只是这里到底离着山水都近,怕是潮气很大,虫蚁也会多些,另外有山遮挡着,光线不会太好,怕是屋里不够亮堂。”
这些问题同样是甄茴家里面临的。
老里正笑着摇头,口中连着说了几个“瑕不掩瑜”。看来,他对此处,到满意的很呢!
甄茴看着正在讨论建造方案的几人,突然想到前世的学区房,不知道自己这种的,算不算是学区房?
“里正爷爷,既然已经选定了地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工呢?”甄茴凑到老里正跟前问道。
老里正捋了捋胡须,回道:“为了不耽误收秋,自然是越快越好。咱们村里劳力不少,每家出上一位,就能凑出不少人来,有个十天半月的功夫,房子一准也就盖起来了。盖好后,晾上一阵,到了秋后,老夫就能安排娃儿们进去读书了。”
众人听了,均是一阵欢欣鼓舞,但也有人会有自己的疑虑,“里正,若是加上打土坯,晒土坯的时间,再加上伐木,晒木的时间,怕是十天半个月,够呛啊!”
甄茴认识这个说话的人,是赵三嫂子的丈夫,也是小金枝儿的裙下之臣,名唤赵长安。
老里正似是不喜此人,冷哼一声道:“此事老夫心里自有计较,不需要你担心。”
赵长安碰了一鼻子灰,不敢再多说什么,臊眉耷眼的退回到了人群里。
丈量完毕,老里正又带着人呼啦啦地回了河西。
第二天,便有几辆牛车前前后后,往往返返的拉来许多青砖和木头,青砖是自隔壁村的砖窑里买来的,而木头则是老里正同县里的一位富户家里,要来的办学“赞助”,如此看来,诚如老里正所说,果然他凡事自有计较。
甄茴隔着自家的院墙往外看着,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甄大春?
他的腿伤还没好,怎么就出来了?
甄茴赶紧出了门,小跑几步,凑近了,还真是甄大春。
甄茴上前拉了拉他的袖子,疑惑道:“您怎么走过来的?腿伤已
第九十一章 塾舍开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