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要搬家,秦家孙媳要请三清观道长过来做法事的事情不胫而走,迅速在全村引起一轮话题。
对此,许思箐给出三不方针,不见、不听、不理。
紧关秦家大门,将一众想要探听消息的亲戚邻居挡在了门外。
但让秋月去镇上买了点心,由秦吴氏带着挨家送过去,邀请大家来参加上梁宴。
至此,那些觉得秦家猖狂忘本的人瞬间改了口径,对外一致夸赞秦家大方,知礼守礼。
只不过上梁是大事,秦家老太爷虽不在世,但秦力海的大伯秦德还活着呢,同住在一个村子里,虽已经很久没联系,但秦德作为长辈,秦家就不能只秦吴氏过去象征性的给两包糕点就算请过了。
这件事还得秦力海亲自去办才行,秦力海又想新房子出力最多的是二房,所以二房也得出个代表。
张梅现在一心扑在孙子孙女身上,这件事就落在了许思箐的头上。
许思箐嫁进秦家这么久也才知道还有秦德这一家子。
她平时不怎么出门走动,还真没去过这个大爷爷家,她想着不能失礼,就让秋月准备了四样礼带着。
秦力海看见赞赏点头,亲临家的是会办事的。
许思箐跟着秦力海来了秦德家,谁知敲了门半天没人应,又一会儿出来一个妇人,见到秦力海笑呵呵的将门打开。
“力海来了啊,这位是……是秦临家的吧,瞧瞧,这模样长得可真俊,秦临有福啊!”妇人笑呵呵的站在门口,夸得十分用心。
只不过她说了半天话,也没有请秦力海他们进门的意思。
秦力海似乎也不恼,几句话讲清楚来意,然后从许思箐手里接过礼品送过去,恭敬的笑着告辞,带着许思箐走了。
送礼不进门,主人家也不请,怎么看怎么怪异。
离开秦德家老远,许思箐忍不住出声问道:“大伯,大爷爷……”
秦力海叹了一声,“都是老一辈的事情了,不提也罢,只要咱们心意到了就成。”
这话说了和没说也没多大区别,许思箐只得回去问张梅。
张梅倒是知道一点,但也不多。
“听说你爷爷的爷爷还活着的时候偏心,喜欢你爷爷,对你大爷爷一家不冷不热的,到了分家的时候,更是将老宅子和大部分的家产都分给了你爷爷,你大爷爷拖家带口的离开了老宅,出去自己盖房子过活。
你太爷爷在世的时候,你大爷爷和你爷爷还能聚到一起过了节什么的,可等你太爷爷一走,两家就不怎么来往了。
这都是分家闹的,老一辈的事情挨不着现在。”
这哪里是分家的事情闹的,这完全就是偏心眼闹的。
就像秦老太喜欢秦玉,恨不得让秦家人所有人做活供秦玉念书吃穿。
到了秦临秦富等孙子的时候,就可以不闻不问,就拿当初朝廷征军那件事,明明该轮到秦玉从军,秦吴氏那么一闹,秦老太就改了口。
其实许思箐觉得就算秦吴氏不闹那么一出,秦老太也舍不得她的宝贝孙子弃笔从军。
这人心啊,长在左边,自来就是偏的。
对此,许思箐理解但不苟同,并引以为戒。
&n
第326章 准备搬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