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玲公主在南夷的名声,可以说声名狼藉。
一时之间,百姓们倒没有什么反感,要不是碍于南夷皇室的威严,只怕是都开始欢庆此事了。
与此同时,红子瑜在御书房内,眉头微蹙。
殿外,乌泱泱地跪着十来人。
红子瑜扶着额头坐在书案之前,看着案桌上的一堆奏折,只觉得头疼欲裂。
这书案上的奏折一半都是上奏让许思箐伏法谢罪的,写得一个比一个正义凛然、头头是道,令人感动得潸然泪下——个屁啊!
他都要被烦死了!
平日里的大小事一个个都不上心,粮食缺少问题讨论如此之久也没有讨论出解决方法来。
若不是他当初收到狄宏真炎的信件,得知了许思箐的大棚技术,南夷现在是什么情况,可还说不定呢。
加之,许思箐远道而来提供大棚种植的改进方法,才让百姓不愁粮食。
如今皇室人员被杀害,刺杀者还是南夷的贵人许思箐。
低下的大臣倒是个个心思活跃起来,在这装得恩重情深,平日里也没见他们有多关心红玲,真是有够虚伪的。
红子瑜抬眼略微瞟了下地上跪着的大臣们,其中有几个完全不遮掩自己嘲讽的表情,似乎是在嘲笑他不自量力,妄想一己之力护住许思箐。
他捏紧了拳头,青筋浮现在他的额角。
他知道,下面跪着的人,一大半都是老皇帝派来给他施压的。
老皇帝的心思,他也能猜出一二。
无非是觉着红玲死了,而他又一心维护许思箐,这做法让老皇帝失了面子,他才让人施压的。
这几人正是那老皇帝的狗腿子,必然是他们煽动诸多大臣前来对他指手画脚。
首要自然是为了给红子瑜施压,让他放弃许思箐的维护,以此便能让许思箐给红玲公主偿命。
次要便是要让他红子瑜失去一部分拥护者,事情闹大了,不管他如今如何抉择,都只有失去部分臣心和失去更多臣心两个结果。
而他已然下定决心,必定要护住许思箐。
一来,许思箐为何出现在皇宫之中,刺杀红玲,他派人查到了。
当初他派去保护许思箐的几人没有归来,后来又发生了许多事情,次日再去探查时,才知道红玲不知从何得来了消息,知道了许思箐的行程,派人埋伏。
是以许思箐杀了红玲,他是能理解的,若不是碍于老皇帝,他早就想送红玲下去了,当初他初初掌控大权,她便派人刺杀的事情,红子瑜都还没来得及算账呢。
二来,许思箐对于南夷的贡献,那可以不是一丁半点。
而且之前从狄宏真炎和晋国太子,也就是如今的晋国皇帝,这两人对于许思箐的态度来看,他也要忌惮许思箐一二。
可偏偏,红玲一事为了维护皇室颜面,不能直接公布。
而许思箐的身份,也没有办法拿出一个明面上的,能够威慑这些大臣的。
若是将她是北狄女皇的身份传出去,只怕是会让这些朝臣更加疯狂,指不定他们还会生出些其他想法。
这些,都是让红子瑜头疼的根源。
他扶着额头沉思,根本不想理会底下的朝臣。
可是很明显,他们并不想如红子瑜所愿。
“望殿下明察秋毫,让红玲公主九泉之下,能够安息啊。”
跪着的大臣们开始了,一脸深情款款的对着红子瑜,声音抑扬顿挫,好不真情实意。
红子瑜扶额,只得喝口茶水,清清嗓子,开始舌战群儒。
“诸位大人这是何意,难道本王是那种随意定罪、随意缓罪的人吗?”
红子瑜皱着眉,装作一脸伤心欲绝的样子,不论他如何憋屈得想破口大骂,这时该有的演技还是得有的,和这些朝臣也相处了不短的时间,他自然知道该如何扭转局势。
将自己放在弱势的一方,正是他掌握的技能之一。
大臣们都有些愣住了,反应最快的华丞相堂而皇之的拍起来马屁:
“殿下误会了,殿下英明神武,自然不是视人性命如草芥的人。”
接着却话锋一转,“只是这许思箐着实心机深重,她今日能如此悄然无息地潜入宫内,并且将红玲公主杀害,那来日便有可能对殿下您造成威胁啊!”
“臣等,是担心殿下受有心之人蒙害啊。”
红子瑜冷笑,这话当真是一套一套的:“华相不必担忧,本王脑子清醒得很,拿得准注意。”
但紧接着,下首臣子中,有人说的一句话直接将原本要缓和局面变得异常僵硬。
“既然殿下脑子清醒,就更不该做出此等丧尽天良之事。”
这番话一出,惊得各位大臣鸦雀无声。
说这话的人便是御史大夫王之,他向来直言不讳,上朝时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臣愿撞柱,以死明志。”
但红子瑜敬佩他的勇谏之风,每次看见老皇帝被他气得怒发冲冠却又拿他没有办法,他都忍不住拍手叫好,只是没想到这次,轮到他遭了殃。
红子瑜坐直了身体,正经起来:“王大人何出此言,本王如何丧尽天良了?”
“殿下的亲妹妹被那妖女许思箐杀害,含恨而死。”
“殿下您却力保许思箐,不惜无视群臣的谏言,如何不叫丧尽天良?”
王之手捧奏章,低着头却不卑不亢地说道。
红子瑜别无他法,只得压下火气,解释道:
“王大人这就误会我了,此事是红玲有错在先,我如何能评判两人的个人恩怨?”
“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不要提红玲派人刺杀许思箐在先,许思箐报复在后。”
“红玲公主的为人,想来王大人你也知晓,就不用我多说了。”
红子瑜义正言辞,“再者,许姑娘带来大棚种植技术,救了南夷数千数万百姓,我如何能凭她与皇家的个人恩怨,就置平民百姓的性命于不顾?”
“王大人你可想过,若是许思箐今日因此事被处置,我南夷之后的大棚技术,失去了她的帮助,只会收到致命打击。”
527章
“并非本王不顾是非,但许思箐此人,我南夷确实不能对她做些什么。”
王之反驳:“救人与害人是两码事,并不相干,许思箐救再多的人,岂能挽回红玲公主的性命?”
“王大人说的是啊。”华相见红子瑜语塞,连忙附和。
&n
第526章治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