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顿顿嗓子,郑损看到孟珙坐在那里没有出声,也不管他,只是继续说下去,“况且,你我二人手中权柄在握,正是涤清朝堂,一扫大宋百余年来颓气,中兴朝廷的良机,也正是大丈夫建立丰功伟业之时,损素知璞玉贤弟心怀社稷,如此良机,难道贤弟就不动心么?”
故意看看孟珙的脸色,郑损等了片刻,才慢悠悠的开口道,“只是,这名不正则言不顺,你我二人若是要作出这样的伟业,还需尽快正名,以免诸小人乘虚而入才是,璞玉贤弟以为如何?”
孟珙听得云山雾绕,终于还是将最后一句听得真切,心中冷笑着,嘴上却不敢表露出来,稍稍迟疑一下,才张嘴问道,“这个么……本来事急从权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在下与郑大人不过代表了荆襄与四川两处而已,若是天下牧守们都起来反对你我,到时又该如何是好?”
“哼哼,”郑损冷笑几声,昂然道,“贤弟太过虑了,先不说贤弟手中荆襄防军十万之众,就是哥哥我现在手握精兵五十万,倒要看看那些蛇鼠两端的家伙们胆敢说些什么。”
“啊……”孟珙几乎跳起来,四川四路有多少兵马,他还是知道的,就是郑损弃守四川,能征集的兵马不过二十万左右,现在这所谓“五十万”的数字,是怎么出来的?
郑损看到孟珙的样子,很是满意,但他自己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只是示意两个属下代替他回答。余?脸上现出惭色,坐在那里没有出声。倒是成为郑损行军参谋偏将的杨大渊有些自得的开口道,“这很简单,大帅一路行来,生怕手中兵力不足以对抗史逆的京师禁军,便将沿路各州县所有兵马全部带来,以备急需而已。”
孟珙心中了然,暗自骂道,这个郑损,实在是损透了,我在前线拼死拼活,你倒好,一路扩张实力,是不是要等着伪吴的军队将你我各个击破,才能清醒过来。心中暗恨,但是,他却不好表现出来,同时,由于郑损的实力大增,又接收了这次吴军大部分的降军,只怕已经不止五十万这个数目,反观自己手下的荆襄、两淮防军,就是将驻守荆襄的部队算在一处,也不过三十万而已。不得已,孟珙低声道,“那……依照郑大人所见,应当如何是好呢?”
郑损见到孟珙终于屈服下来,得意的道,“璞玉贤弟放心,你看我已经准备好了。”说着,他递出一张纸笺交给孟珙。
“啊……”孟珙扫了一眼纸笺,就惊叫出声,他知道郑损会借着此次起兵,谋取高官厚禄,却没有想到郑损的叫价这么高,“郑大人,这……这与体制……不合吧。”原来,纸笺上写着,郑损由原先的“四川宣抚使、从二品光禄大夫、兵部尚书、益州节度使、判知成都府事”,加封为“楚国公、右丞相兼枢密使、正一品太尉、天雄军节度使、两浙宣抚使兼两浙诸州府经略安抚使、判知临安府事”。
“这又如何?”郑损不屑的道,“那些个朝中的文武廷臣,现下都有从贼从逆的嫌疑,又会有谁来多话?我们二人为大宋立下扶立殊功,又怎么不能享受与功勋相匹配的官爵?朝廷就是裂土封王也不为过。再者,哥哥我为了匡扶社稷,连防地四川都丢了,那我手下几十万兵马又该如何养活?朝廷总要给我一块防地,养活兵马吧,两浙不错,出产富饶,正好留给哥哥我养兵。”说着,他又露出理解的笑容,对孟珙道,“其实,作哥哥的还是很照顾贤弟的,不信贤弟可以继续看下去。”
孟珙闻言继续看下去,下面是关于他自己的官爵,孟珙由原先的“荆襄制置使、正三品上冠军大将军”,迁为“陈国公、左丞相兼枢密副使、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骠骑大将军、安国军节度使、荆襄两路(辖京西南路与荆湖北路)宣抚使兼荆襄两路诸州府经略安抚使、判知襄阳府事”。
看过之后,孟珙脸色惨白,他明白,这是上了郑损的贼船了,郑损对他头上的那些个“权领”官职虎视眈眈,是早在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这些封赏,根本就是为了一手把持朝政而设立,而且在现下的时局,正等待自己二人扶立的、那位还不知道在何处的皇帝陛下,一定会答应这些封赏的。到时,一个不好,他只怕就要面对儒林的骂名了。
头上冷汗滴落,但是,身处郑损大营的孟珙又不能不答应,不得已之下,他在郑损递来的一份早已拟好的奏折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本文首发铁血军事文学,合集地址:
?novelid=8879
《血玫瑰―风之岚》正式更名为《青龙血裔》,于冒险者天堂首发,敬请关注――
?fn=storysid=27511\
第五十二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