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 二十一[2/2页]

一代文豪林黛玉 鹿门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她会抱起摔跤的小丫鬟,然后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亲亲那小姑娘的脸颊,递给小丫鬟一颗糖梅子。
      他们还会和叔叔高谈阔论什么“契约”、“变法”,有时候彻夜高谈各地江河山水。
      是一对人到中年,依旧可爱的多情鸳鸯鸟。
      但,我住到杨家的第一天,就知道,杨家人不喜欢我,也不喜欢叔叔。
      因为他们讨厌和文举叔叔一家说得上话的任何一个人。
      我听见杨家的人,偷偷地都说:“杨文举疯疯癫癫了几十年,怎么还不死?”
      他们不但这么说文举叔叔,还以恶毒的眼光品评陆夫人:“生不出蛋的疯母鸡。”
      尤其是陆夫人身体不好,常需名贵草药将养。文举叔叔体弱,又不通俗务。
      杨家人连给他们送药、茶,都经常拿次品糊弄他们。
      文举叔叔他们虽然不在意,但是喝了不好的药,就时常咳嗽。
      文举叔叔他们知道吗?
      他们大概是知道的。
      我有一回,听见他和叔叔两个人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忽然不复平时的快乐,大哭起来:“杨柳树,杨柳树,何被春风动!”
      屋里传来砰砰砰的声音。
      文举叔叔饱含痛苦的醉醺醺的声音响起来:“我要走……走!”
      陆夫人也忧郁叹息:“杨家这样,多少富贵人家也都这样,根子都要烂了。”
      但是这种抱怨,也不能多说。
      杨家上上下下,就好像随时驱使着耳报神,没过一会,我就能见到杨老夫人拄着拐杖,出现在文举叔叔面前,哭天壕地:“你去哪?!你去哪?!你整天没大没小,没个正经也就算了,你还想抛下这个家,你非逼死我老太婆不成?”
      既骂文举叔叔,又骂陆夫人:“不会生蛋,又不会理家,连我那孙子都看不住,又不会劝着一点丈夫,整天就知道多管闲事,这样的妇人,还要你做什么?当神像还是当清客啊!”
      然后就说要命文举叔叔休了陆夫人。
      文举叔叔最后只能拼命磕头。用沉默的方式拒绝回应。
      而陆夫人每当这种时候,就会站在门外,双目含泪,愣愣地望着池边的那株杨柳树。
      大闹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僵持。而杨家老爷和老夫人,就会下令,断了杨文举夫妇的月钱供奉、医药。
      最后的结果,通常是文举叔叔他们的屈服:他们暂时不再谈论那些了。
      第二天,文举叔叔沉默着去听杨家男子门客谈论八股作法。
      陆夫人安静地坐在角落,听小姐夫人们的鸡零狗碎。
      文举叔叔和陆夫人身上发生过什么事,发生着什么事,到最后我们走的时候,叔叔也没有告诉我。
      他只是劝他们“走”。
      可是总是“走不成”。文举叔叔有一次醉后,对叔叔说:“我们两个,既看不到这世道的出路,但是在外头又活不下来。也就这样了。你不一样,你走,你替我们走。”
      叔叔也就只是叹息了。
      我便也只能看到文举叔叔和陆夫人徒自痛苦。
      ――――――――――――
      终于离开杨家的时候,杨文举夫妇还在殷殷目送。
      走了一段路,黛玉听见林若山喃喃道:“其实,这样也罢。文举他们,是一对天真鸟。我不该……哎,罢了。”
      黛玉不知道林若山和他们夫妇之间有什么事,但她也有自己的想法。
      黛玉低声道:“我觉得文举叔叔他们不是天真鸟……我觉得他们像、像……”
      像谁和谁呢?
      她又不说话了。
      半晌,她没头没脑地说:“他还在里面,我出来了……我,我想不明白。”
      林若山也不深究,摸摸她的头:“想不通,想不过去的事,就先写下来。慢慢再看。”
      黛玉低低说:“嗯。”
      这天晚上,黛玉在客栈的灯下凝神许久,写下来一篇文,借用了一点西洋式的语言,就叫做《杨柳树》。
      “杨柳树,风吹过枝条,吹动了他们的心。
      但是他们的根却还是长在土里。空了心,还是拔了根?
      都只有死去。”
      她写着写着,发现笔下的那个人,既是文举叔叔,又多么像宝玉,又多么像曾经的自己。甚至是像没有走出来的,未来的自己。
      “幸好”,她喃喃着,“我走出来了”。
      尽管,她还不明白是什么东西拉住了宝玉,拉住了文举叔叔他们。
      但这一刻,黛玉看了看自己手上的茧子,竟然有点喜欢它了。
      《杨柳树》写了几天,但是没有结尾。黛玉想,等下次见到文举叔叔夫妇的时候,再结尾好了。
      接下来的行程,林若山说,往浙江去。在浙江,他有件事要办。而正好,黛玉有点想念渡儿了。

第21章 二十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