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村口,童天见时候尚早,慢悠悠在村口转悠起来。
村子后方,磅礴的山脉满山苍翠,宛如一条盘龙,村子依山建立在山凹处。左边一条小河蜿蜒流过,如一条蟒带缠身,朝外弓的河滩,建了个小公园,绿意盎然。河对岸,右边两座低矮的小山丘,如一只蓄势的猛虎,藏匿草丛之中,村中房屋乾山巽向布局,沿河修筑马路,从后山与对岸的小丘间通入村中。
童天叹道:“天地造化啊,好一处藏龙卧虎之地”。
入口处一小荷池,已经开始长满嫩绿的荷叶,
荷塘后一小土丘,茂盛的长满不少低矮黑绿灌木,
土丘前居然还有一棵高大桂花树。
童天沿着村口街道,走了下去,
猛然发现一间装修简洁,佛教风格饭店,走近一看,善本斋。
童天顺脚走了进去,一脸色红润,五十岁左右的男子,迎了上来,说道:“同学吃饭啊”,“嗯”,找位坐了下来。
便朝四周观察起来,餐厅挺大,估计有四十多张方桌,四周墙上装裱着各种佛教禅语,正堂挂着释迦牟尼佛像。
居然还裱有弟子规、三字经、论语。
大堂放着祥和的佛音,淡淡的檀香,在大堂弥漫,让人顿感心详气和。
此时离饭点还早,大堂人少,童天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老板见童天并不急着用膳,便走过来同童天聊了起来,老板说道:“同学是广大学生吧”,童天答道:“是啊“。
“此处真是个好地方,藏龙卧虎,蟒带缠腰,官商齐出啊”,童天赞道。
老板听了来劲,说道“是啊,别看村子不大,明朝到现在出了不少官、商大户,最厉害的官至翰林”。
早年间,自己也在南京做生意,后因身体各方面原因,将生意交给子女打理,自己回村里开了个斋食馆,为世人与家人积攒福报。
童天说道:“你老是急流勇退,回报社会啊”。
老板呵呵的笑了起来。
童天又道:“不过,我感觉村子里好像少了点啥”,
思量片刻道:“嗯,少了暮气,村子给人的感觉朝气蓬勃,阳刚之气犹甚,但少了老年人的那道暮气,就好像缺了点老成的味道”。
老板一听说道:“同学,你还懂风水啊”。
童天谦虚道“小的时候听人讲过一点”,接着又说道“其实人的一生,按年龄阶段也可以划分为五行”。
初生襁褓,为木,如一棵小苗、种子破土而出。
黄口韶年,为火,自身灵性未失,能端识芸芸众生。
舞勺弱冠,为土,沃土包精纳垢,润道蓄魔。
不惑知命,为金,历经世间红尘,千锤百炼,锻心成金,
花甲古稀,为水,生命如水气不断消逝,以生命消逝为养料,如水般滋润孕育新生。
如此相互转化,造就尘世生命生生不息,犹如天、地、人三道轮回,古人所说行将就木,就是老年人接近死亡而造就新生,按五行论述,就如阴阳转化,因死亡而孕育新生,如果其中的环节出现纰漏,就会导致大道循环出问题,循环不畅。
老板见多识广之人,听完一愣,这说法还是第一次听闻,而又十分合理。
童天接着说道:“缺少暮气过久,导致新生率低,新生率过低,犹如树木植被稀疏,无法保持水土平衡,而无法反哺减慢消逝的暮气,因而老年人就会折寿”。
老板呆住了,牛栏村不正是这样,赶紧问道:“同学,可有解决的方法”。
童天说道:“那得寻根纠底,看问题是出在哪”。
老者讲述道,秦南仁,今年五十五,原本在金陵从事建筑方面的生意,做的也还不错,去年把公司交给自己的子女打理后,回村里开了个斋菜馆信佛。
这些年国家政策好,村子位置也好,随着城市发展,
村里也富裕起来,于是外出经商,大学毕业留外地从政从商的人也很多。
&nb
十五章 病虎卧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