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章 大国崛起二百零七那山的故事[2/2页]

新鸦片战争 海之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头皮成为了起义地头领。这场起义很好的检验了新的徵兵制,起义爆发不久,各地的武装部在正规军到来之前将当地预备役组织成民兵,这些临时募集的部队阻挡了起义的蔓延,在正规军到来后又配合正规部队将起义剿灭在小范围内。起义在短短地半月内便被镇压了下去。犯周耽达及一干人等被斩首示众。其他参加起义的人大都被流放到了外蒙、新疆等地。这场起义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使得政府的目光开始重视民众的利益,同时也更加注重宣传教育工作。礼部在改组了各省各地的学政,加强了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组建了属于政府的戏班子。这些戏班子除了长期在城镇里演出,还定期免费到乡下巡回演出。其内容都是寓教于乐,除了普及一些科学常识,也进行爱国主义地宣传。
      这是一座古老的大山村,叫杨家村。杨家村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土楼,其外形就像一个巨型地圆盆,外围用泥灰抹实高数丈,只在正北地位置开了一道门,门用铁皮包裹。土楼靠着一座大山,大山巍峨庞大的身躯若一只大鹏展翅地形象,又像用两翼卫护着土楼。村前一条小河。年四季。长流不息,使得这座山村后山前水得天地之造化。
      村子外的道路上行走着一个英姿勃勃的青年人。这人剑眉大眼,穿着一身青色的长褂,胳膊下夹着一本蓝皮的书本,一身洗的发白的大褂干干净净,显示出主人的整洁。
      这人大步流星到了村口,看起来他是村子里的常客,刚一走进村子。正要下地干活的三叔便向他招呼道:“阿龙来了,今日不授课了。”
      青年人笑呵呵的冲着三叔点点头说道:“三叔上山砍柴呀,秀清在吗?”
      “这兔崽子刚从山上回来,正在家里。”
      青年人道了声谢,进了村子的大门。
      夏天已经不知不觉到了,可在走在杨家土楼里,走廊上凉风习习。走在走廊上的青年人叫做冯云山,24岁的冯云山到这里已经快一年,来到杨家村也不是一次了。
      冯云山很快找到了杨秀清的住处,他拉起杨秀清家门口的拉环扣了扣,屋里传来问话:“谁。”
      “是我冯云山。”
      听到冯云山的回答,屋里传来一阵响,吱呀一声,房门打开了来,从里面走出来一个结实的小伙子。这人一身短褂,脚下一双草鞋,头上裹着头巾,此人正是杨秀清。杨秀清向冯云山抱拳说道:“冯先生来的正好,从南宁府过来的贵客正在屋里。”
      冯云山随着杨秀清进入屋里,见到四方桌旁坐着一名面皮白净的青年人。这人见到冯云山进来说道:“在下久闻冯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才得见尊容,果然名不虚传,不知道洪先生可否安好。”
      冯云山问道:“这位先生是?”
      bk

第三章 大国崛起二百零七那山的故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