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好朋友‘司马蓝枫的打赏,感谢!
——————
裴汉庭是带着被震撼到的心情,离开的祥云里荷花弄。
白岩霜老人的一番话,他是听了进去,不过当时,却是以一种听传奇故事的心情,听进去的。
谁能想到,这些事竟然不是虚构的传奇故事,而是过去发生过的事实!而且,这些个事实,恰恰是发生在白家先人的身上!
回去不用那么急,裴汉庭没有打的,而是乘坐的公交车。一上车,他便跑到车尾最后的位置,翻开《虎鹤拳经》,细细的阅读起来。
虎鹤拳经,著录的便是洪拳三宝之一的虎鹤双形拳。
据传,单单是其出处,便有四种说法。
一说是由洪拳名家黄麒英所创。
一种说法是由黄麒英弟子林世荣综合洪家拳和佛家拳改编而成,有“洪头佛尾”之称。
一说是由黄飞鸿集各家之精华融汇贯通而创立。
此三种说法,颇有纠缠之处。黄麒英是黄飞鸿之父,林世荣之师。三人关系密切,由任何一人创出此拳,都不奇怪,只不过,必定要受到另外两人的大力帮助。
而第四种说法,颇有传奇之处。
传说,虎鹤双形的创始人是洪熙官。他之所以能创出此拳,还是因为他娶了方世玉的侄女方永春,方永春懂鹤拳,洪熙官以自己的虎拳与永春三娘的鹤拳结合,创出虎鹤双形拳。
这本《虎鹤拳经》便是传自洪熙官,白家的祖上,乃是洪熙官的入室弟子,传其衣钵,这本书据说还是洪熙官亲手所录。
虎鹤双形套路中既取虎的“劲”(如虎之猛)和“形”(如虎爪),又取鹤的“象”(如鹤嘴啄食)和“意”(如鹤的灵秀飘逸),所以叫虎鹤双形拳。
有刚、柔、迫、直、分、定、寸、提、留、运、制、訂、乾、坤等十二字练法口诀。
一本拳经的好坏,不但与手录之人自身的功夫高低有关,还与其书法、绘画水平有关。虽说是一法通,百理明。但是限于个人资质,很多国术高手自己练到登峰造极,所传弟子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单单说练法不适合后人,却是着实说不过去。说到底,便是教学水平不高的原因。
粗略的看了一遍,裴汉庭心中隐有所得。
洪熙官不愧是洪拳始祖,少林洪拳与虎鹤双形拳的创始人!
所著的《虎鹤拳经》,与广为流传的所谓秘笈全然不同,文字如同铁画银钩,力透纸背,即便是不动武术的人看了,也会有所触动。
而裴汉庭看在眼里,却是一个一个的字符,跳进他的,与那些小人结合,变成一幅幅流动的对打画面,看的他热血沸腾,恨不得亲手演练一番才好。
只是现在还在车上,未免惊世骇俗,裴汉庭不得不压下心头的冲动,只能放在心里一遍一遍的模拟。
闭目内视,意在似守非守之间,恍惚中,裴汉庭感觉周围的环境渐渐阴暗下去,似乎全身都被一股看不透的黑雾包裹住。
再睁开眼的时候,眼前却是大放光明。
就见有两个赤着上身的男子,正在自己面前不远处,打的呼喝有声。
一人主攻,走的是麒麟步,落地生根,身形挺拔,攻势凌厉,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一人主守,步伐轻盈,柔韧灵速,见之在南,忽而在背。动静如一,不可捉摸。
初时,两人动作缓慢,一招一式打的是有板有眼,仿佛是着意演练给裴汉庭观看似的,每一个动作,不求迅捷,但求清楚。
随着裴汉庭将对方的一招一手收入眼底,两人的动作开始逐步加快,虎拳的迅猛,鹤拳的飘逸,被两个人使到了极致。
最后,打虎拳的那人身上,竟是隐隐现出了一只猛虎的图案,恰好与使鹤拳的那人身上的仙鹤图案相对。
“啊呜!”
“嗝啊!”
虎吼与鹤鸣相对,两人的拳势交织在一起,竟是彼此相溶,现出另一套拳势。
新出现的拳势,恰恰是虎拳与鹤拳结合后的虎鹤双形!
裴汉庭正看到兴奋处,刚刚若有所得,竟是觉得身子一颠,醒了过来。
睁眼一看,哪里有什么打虎拳与鹤拳的男子?他依然坐在公交车上,车子刚刚驶过一个限速阀,颠了一下。
恰好公交车报站的声音响起,裴汉庭发现自己已经离家不远,便合上了《虎鹤拳经》,准备下车。
回到家之后,裴汉庭没有急着上楼,而是找到一处监视器的死角,就在那里演练了一遍。
初级长拳他已经练到了极致,再怎么练,都已经没有了进步的可能。而这套号称
第两百三十章 两女驯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