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和外面的精细巧美截然不同,处处以简单处理,并无华丽装饰。
分宾主就坐,烛百自动往伍子胥背后走去,伍子胥拦住道:“烛百今日可坐我旁边。”烛百犹豫不决,伍子胥又道:“烛百莫要推辞,你我本是忘年好友何必拘泥俗礼,况且今日与往日不同,真言兄弟也不是外人,大家就不要着臣子之分了!”烛百也是爽快之人,跟在伍子胥身边就是因为伍子胥的知遇之恩,除了对伍子胥忠心耿耿外从不将别人放在眼里,伍子胥也从没有拿他当仆人看待,所以俩人的关系实难一句两句说的清楚,真言自然看的奇怪。
等烛百坐下,伍子胥拍手招来仆人吩咐上食物,完后笑道:“两位简单先用点,我想你们一定很疲劳,用完膳后梳洗一下再睡上一觉,呵呵!再大的疲惫也会一扫而光,等明日再与小兄弟畅谈一番如何?”
真言心中暗叹伍子胥想的周到,难怪专诸、要离会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呢!不过自己是没什么本事,混吃混喝后想办法把专仪留下然后乘机开溜才是,在经历那么多事情以后,真言现在少了一些善良多了一些油滑和世故,从面容上丝毫看不出一丝端毫。只见他带着感恩从命之色从肚中找点酸词道:“大人如此善解人意,真不愧是一代名臣,真言能得到大人如此款待,真是三生有幸呀!”
“一代名臣?哈哈!小兄弟真会说话,老夫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评价,不知是否担当的起一代名臣呢!”有道是天下古往今来没有人不爱被人拍的,更何况是来自未来时代的新人类拍的马屁,伍子胥一时舒服不已,长期忧郁的情绪也稍稍舒缓了一些,心里对真言更是感觉亲近。
真言这才想起自己的马屁来自后人对伍子胥的评价,又不能直说,急切之间凭着点历史知识,胡乱编了个借口道:“呃……这个……哈!大人辅佐明君,献良策,兴社稷,使吴国国力大盛。加上我一路所遇之民无不对现状赞赏有加,如此功绩,以我看丝毫不让姜太公、管仲二人。”这下真言有点拍的过火了,好在伍子胥还有点自知之明,用心看看真言的脸色,看不出有什么讽刺的表情,暗自汗了一下,呵呵道:“真言兄弟嘴里的话说的老夫是心惊胆跳呀!老夫何德何能,岂能与兴周姜太公相比,不过……呵呵!咱们还是用膳吧,说实话,老夫也真有点饿了,请请……”
本来真言也在后悔自己有失分寸,但听到伍子胥只提姜子牙不提管仲,把心放下大半,对伍子胥的印象也从初见的神变回人。肚子早已经咕咕在叫,对着专仪使个放开吃的颜色,毫不客气的居案大嚼起来,专仪在真言感染下也尽丢淑女风范,甩开腮帮子吃起来,其速度之快气势之猛实叫伍子胥、烛百大开眼界,俩人一时忘记了进食,整个伺候仆人都作瞠目结舌状。
堂中顿时响起“稀里胡噜……”的某种能产生丰富联想的声音……
第五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