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开始,华夏会逐渐走上知识创造财富的道路。二十年后,这些人不是某个领域的学术大牛就是大企业的老总。
小环境上,现在的高校教育实行的是严格的精英教育,现在的人的求学渴望度远超三十年后,大环境上,经济开始滑跑的这个年代,是最容易成就个人事业的时期。
因为穷,因此思变,怎么办,没有可以借鉴的历史,摸索着来,错了重新来,政策放宽,允许你尝试,甚至某些方面没有相关政策限制,你可以放手去干,干出第一桶金来,壮大了自己,往后逐渐走向严格之后,你便不惧风雨。
李路心里有自己的一盘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应该怎么走,他心里有数。他不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后世的他是执掌上万人乃至于数万职业情报人员的情报官,在拥有了超前记忆之后,他完全可以做到在大方向上不会出现严重的错误和失误。
在村边的机耕道上走着,李路问杨青松,“老二,我的工厂办起来了,缺人,你考虑得怎么样。”
杨青松面露难色,说,“我没问题,早不想干了,只是我爸妈那边……”
屠宰厂是国营单位,好多人托关系都进不去,杨青松凭着回城知青的身份,政策照顾,家里花了钱,好不容易进去。在杨青松的爸妈眼里,李路搞工厂哪里能和国营单位比,那可是铁饭碗。
“你自己拿主意吧。”李路说,“或者再过一段时间。”
在这个问题上,他也没有办法。观念是最难改变的东西,所谓铁饭碗,直到后世依然大有市场,那个东西根深蒂固厉害得很。
市场放开后,供销社首先会被挤得没活路,然后是百货公司,接着就是屠宰厂之类的地方国营企业,都会被那些来势凶猛朝气蓬勃的民营企业扫进历史。
杨青松说,“我尽量说服他们。老三,你要造拖拉机,靠谱吗?光明厂能答应?再说
第023章 人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