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九十四章 陷阵校尉高顺[2/2页]

三国之皇帝发家史 叁七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这是个必问的问题。
      而高顺,曹性心中早有定论。二人对视了一眼,齐齐对着陈登行礼道:“愿以一技之长效命于大司马麾下,甘愿牛马。”陈登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也是对二人拱手说道:“我与大司马相交多年,大司马乃是有雄心,匡扶天下的男子。世间少有的英杰,如今坐镇关中号为大司马便是铁证。二位来日一定会欣慰今日做出的决
      定的。”
      说罢,陈登又对高顺,曹性说道:“不知道二位对我关中的军事职位有了解吗?”
      曹性一脸懵逼,我哪里知道。难道关中的军事职位与关西的不一样吗?高顺则是有些了解,但也不太深入,便对陈登拱手说道:“我二人不知,还请陈大人解惑。”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陈登便笑着说道:“鉴于以前的军事职位混乱,领兵职权的混乱,大司马制定了,凡是领兵大将皆领兵万人。初为校尉,资深为中郎将,累功可为将军。”
      说到这里陈登又看了二人一眼,说道:“二位壮士可明白了?”
      “原来如此。”高顺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中不得不承认这个职权划分是不错的,以前大汉朝的军队管理真的很混乱。
      有校尉,中郎将,将军。有时候中郎将的地位比将军还高,如当年北中郎将卢植。有时候将军地位又比校尉,中郎将高。
      想要摸透其中的门道是个头疼的问题。
      而现在清晰明白了,校尉,中郎将,将军,算是一个升迁的路途。而领兵权限也是个大突破,以前领兵一千人也是个领兵大将,领兵一万人也是个领兵大将。
      在董卓麾下,甚至还有领兵八百人也算个大将。因为董卓为了笼络军心,大肆封赏校尉,将军,导致领兵大将多如牛毛。
      这些将军能力高低不同,导致军队挺混乱的。现在好了,这里凡是领兵大将都有万人军队。而王大司马麾下带甲十余万,领兵大将不过区区十余人。
      这样指挥起来,便是简略效率了许多呀。
      选拔贤才,军队战斗力也有保证。陈登见二人明白了,便又说道:“领兵大将麾下,又有营司马,乃是营中副手,基本职位则是军候,领五百人,称作小营。如果有分兵的情况,也可设别部司马,单领一军。而二位都是有非常之才的人,大
      司马已经在信中交代过,若是二位愿意,便可为校尉。高壮士你陷阵无双,便可加号为陷阵校尉,曹壮士你骁勇善战,便可加号为果勇校尉,领兵万人。”
      高顺,曹性闻言却是呆住了,二人知道王金重视自己,否则也不会花费那么大的心思来降服自己了。
      如宋宪,魏续等人,早早被杀了。
      这一点二人很清楚,但是二人也不知道王金会重视自己到这种程度。一入关中,便为领兵大将,这是何等的厚恩啊。
      知遇之恩。见到发呆的二人,陈登也了解其中一二,便笑道:“大司马乃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当年孙武为乡野村夫,一旦为将,便为上将。二位便也是如此。不过大司马也考虑到二位目前家眷都在长安,又对外宣
      称二位已经战死沙场,以保全二位家眷。所以目前二位不宜公开露面,二位可先在国防房内行走,先了解一下关中的军事情况。”
      “喏。”
      高顺,曹性哪里还会有意义,齐声应喏。
      一颗心肝儿,早就归心了。
      “知我,用我,重用我。”这天下到哪里才能找到如此雄才效命啊。

第五百九十四章 陷阵校尉高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