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郡守大人和县令大人派五十位县吏前往病患集中的疠所,医馆等处,去询问抄录下每位染病的病患的住所地点以及在七日内的所到的行程。
众官员不解!窃窃私语声依旧不绝于耳。
“这回究竟行不行?”
“听说绉夫子又起一卦,说是时机成熟……”
“绉夫子何意?”
“这绉夫子虽盛名在外,但偶尔也有不准,这次为何又信他?”
“何消说得,蒙将军执意要信,他人何感言不!”
“这蒙将军又是为何?万一这时疫未能控制住,蔓延开来,他如何在大王面前交代?”
“怕甚!天塌下来也有个高的顶着,你又何必操这份心!咱们听命行事即可!”
郡守大人在大堂内来回踱步,踟躇徘徊,深重的焦虑感折磨着他,让他愁云满面,瞬间老了几岁。
干等了许久,终于见第一位抄录回来的秦吏步履如飞地前来复命。
郭廷分配给这五十位秦吏的任务是:录入病患的秦吏每录下二十位病患住所地址以及他们的七日行程后便速速前来回复禀报。
郭廷又命人将录下的住所地点以及行程所到之处用红点标记于舆图之上。
抄录病患住所的秦吏陆陆续续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从日中到日落,循环往复,步履不停。
大堂内的众县里吏焦急得等待着,从日中到日落,从困顿,质疑,到猜忌,失落。
他们不知道这赵国邯郸来的小子究竟在做什么。
晋阳县舆图上标记的红点愈来愈多。
起初,舆图上的红点看起来杂乱无章散落在全县各处,但随着红点的逐渐增多,似乎有了些一丝眉目。
越来越多的红点在同一处周边汇集得越来越密,渐渐有了形状。
众人也从起初的质疑转而露出惊叹和赞许的目光。
郭廷命人收集了几千百姓的住所所在和七日行程,用红点标在舆图上。
那些红点慢慢从原先的无规律的散乱各处,随着红点的剧增逐渐有了规律。
越来越多的红点围绕着两处形成圆圈围绕,越靠近此处红点越是密集,越远离此处则红点渐渐稀疏。
“这附近可有水源?”郭廷表情凝重问道。
众官员中一官吏扒开人群挺身而出,撩起袖口伸出二指在舆图上指出:
“此处确有一口大水井,此井底下有一地下暗河,使得此井长年不曾干涸,当初因此井距县城遥远,为使晋阳百姓们方便取水,在这地下暗河下游又重新打了一口小井,在这……”
这官员在舆图上指出的这两个位置。
众人恍然大悟。
……
第11章 时疫风波再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