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章 割股奉君介休岭遇刺[1/2页]

回眸一瞬已千年 一湖烟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国太原郡,界休县境内。
      黑篷车摇摇晃晃隆隆行进从日出至日中。
      郭廷那不争气的肚子咕噜咕噜地叫嚷起来,越叫越狠,越叫越大声,难免传入姬丹耳中,整得郭廷尴尬万分。
      姬丹听在耳里,但并未做声,嘴角弯起一抹弧度,掀开车帘,向车外人问道:“行至何处!”
      “回禀太子,已至秦地介休境内,前方便是介休岭。”姬丹的侍卫回道。
      “何时用膳?”
      蒙毅听到篷车内燕太子探出了头来,便勒了马僵慢了速度,与黑篷车并列前行,遥望前方对姬丹道:“前方不远便是绵山。整军至绵山介休岭全军修整片刻。搭锅起灶。用膳!”
      “有劳…….蒙将军辛苦护送在下一程!”姬丹语气阴阳,嘴角上扬,眼里含着莫测的笑意回道。
      一队甲士护送着华贵篷车,行进至一处山谷,山势渐渐高峻,一队车马队又行进了两三里,转过一道山湾,介公岭豁然张开。
      不多久,燕太子的华贵篷车慢悠悠地停了下来。
      蒙毅一声令下,车队停下来在山谷处休整,甲士们取下挂在腰间的青铜?斗,拣干处埋锅造饭,训练有素,干净利落地忙乎起来。
      郭廷迫不及待地跳下马车,伸了个长长的懒腰,舒展了下疲累的筋骨。
      这马车虽豪华宽敞,但是坐了二人还是显得局促,何况男女有别,自己又被识破了身份。姬丹虽性情儒雅温和正人君子,但坐在里面郭廷总感到如芒在背,很不自在。
      郭廷舒展着筋骨,环视四处,极目远眺,惊喜道:“这地方真不错,空气清新,风景怡人,太美了。”
      “此处确是风景绝佳。”姬丹踩着杌凳悠悠下了马车,见到介公岭的景色亦是慨然一叹。
      介公岭四面环山,前沟后川,山间松柏苍翠层层密密,蜿蜒的山涧间,清泉潺潺,一幅绿意盎然之景。
      不远处的山头,飞瀑轻垂,洁白如练,山顶云雾苍茫如白纱遮面,一条登山青石板道蜿蜒而上。
      阵阵山风吹来,空气甘美,一派幽雅恬静的山河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郭廷好奇:“看!那上面好似有人家?在此地居住如同神仙般逍遥自在。定是高人隐士吧!”
      郭廷发现青石板道蜿蜒而上,通往一处青砖瓦墙,隐没在在袅袅氤氲中,不细察看实难发现。
      “此地为介休境内,此地又名介公岭,想必此地那片青砖瓦墙便是介公词吧。此山应是介山,介公的埋骨之地。”
      姬丹顺着郭廷的目光瞧到那青砖瓦墙处,叹道。
      “介公?介公是谁?”郭廷好奇询问。
      “介公便是介子推,是昔日晋国霸主晋文公的肱骨之臣!”
      姬丹见郭廷殷殷期待的目光盯着自己,似乎不甚了解介子推此人,为郭廷解惑。
      “昔年晋文公命途多舛,长年流落外邦,落魄时食不果腹几欲晕倒,介子推割股奉君,后晋文公返国继位赏随臣,介子推又“隐居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这介子推竟与母抱树被焚而亡。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立庙祭祀,后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与此而得名。”
      虽为郭廷解惑,但讲完这个故事姬丹自己也甚为感慨,一阵唏嘘:”晋文公有如此贤臣,是为世人所羡,可惜可叹…….”
      郭廷听了这个故事熟悉感又开始上头了。
      郭廷为这个故事里的介子推唏嘘感慨,又大为不解:“这晋文公为何要烧山?介子推又为何宁死也不肯出来奉君?”
      话刚落点,蒙毅的冷漠的声音冷丁从身后传来,语气中带着些许讥讽和怀疑:“身为赵国人你不会连介子推都未曾听说吧?”
      蒙毅不知何时在身后,突兀蹦出来。
      郭廷看到蒙毅那轻蔑的神情,嘲讽的语气总令自己不快。
      “那上面便是介公墓!”
      蒙毅双手交叉胸前朝着那个方向望着说了一嘴,说完便低头朝着郭廷瞥一眼。
      “我……我当然知道,但是我哪儿知道那是介子推的墓!我又不曾来过此地。”郭廷哼了一声,回应道。
      “不曾来过?”
      蒙毅呢喃,微蹙眉头,眯缝着眼凝视着郭廷的头顶。似乎想到了什么。
      赵国巨富郭纵二公子明明那时在晋阳被抓前十五日前刚从秦国返回赵国,又回秦国,此人竟然说她未曾来过!
      “此处是介公岭,那可能是介公的墓地。为感怀介

第15章 割股奉君介休岭遇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