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没想到,本想就搭个顺风车,结交两个权贵公子。没想到短短的路程,竟然接连遭遇两次惊心动魄的刺杀。
这令郭廷结交之心顿时退缩,心有余悸。
还是离他们远点比较好。
在逃离途中幸亏遇到一批接应蒙毅的护卫队,之后的行程总算太平无事。
郭廷掀开车帘,瞧着这两侧行人越来越多。
这些行人有驾牛车送货的,有挑担赶路的,有赶着毛驴的……
看情形应是快到了咸阳城附近。
若不是有那群侠士们截堵刺客,蒙毅、姬丹等人骑马逃离途中又遇到秦国大将王翦率领的军队,也不知道郭廷这辈子还有没有命到得了秦国咸阳。
行进的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前方有一队士兵把守,逐个检查过路行人的“验”“传”,边上有三位文吏,提笔记录行人的进出记录。
这当初郭廷持着真郭廷的“验”“传”,在秦赵边境入秦关隘时也被细细盘查过一番。不得不感叹秦吏的恪尽职守,一丝不苟。幸好老县丞之后念在郭廷救晋阳县有大功一件在身并未在提起此事。
前方的守卫,招手示意车马停下过检。
蒙毅的侍卫,亮出起一块牌子,那几个守卫见到牌子表情一惊,立即恭敬抱拳躬身向其行了军礼,恭敬的目送这队车马驶入一座巍峨的城门。
郭廷掀着车帘,抬起眼眸向上望去,巍峨凌空的城门上赫然写着两大字。
咸阳!
咸阳城的城门门洞又宽又深,城墙新筑,比起晋阳城的破旧堪称铜墙铁壁。
通过门洞,穿过瓮城,眼前豁然开朗。
咸阳城的景致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咸阳大街径直延伸,一眼望不到尽头,两旁屋宇鳞次栉比,茶肆,酒肆,驿馆应有尽有。
咸阳大街南北走向,西侧便是秦国都城的市集,远远看去便能看到里边列肆招牌,灿若云锦。
街头卖艺吆喝声此起彼伏溢满街市,街头人流比肩接踵,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好一派繁华市井人声鼎沸的气象。
秦国相邦乃商贾出身,在他的经营下秦国都城的商业气息异常浓重。
郭廷眼望着这咸阳城的繁华喧嚣,心头一惊叹,脚痒手痒,坐不住了。
“蒙将军,燕太子!承蒙二位关照,这一路有惊无险……”此言一出,似有不妥。明明一路险象环生,险些丧命,自己一人从赵国前来时安然无恙,偏偏碰上这两个倒霉鬼后竟接连遭遇两次刺客追杀。
“多谢二位关照,让我搭上顺风车,在下叨扰多日,如今既已入咸阳城内,我想……就此别过。在下告辞!”
“郭氏铁器铺离这儿尚远呢!”
蒙毅双手交叉,听到郭廷要走瞟了一眼说道。
“哦,我想逛逛这咸阳街,顺便买点特产吃食,这一路可没吃上一顿舒心的饭食,肚子有些饿了……”
郭廷故意摸摸自己干瘪的肚子,给了蒙毅一个白眼,语气中颇有责怪之意。
“在下初到咸阳,我看咸阳甚是繁华,郭兄弟若不嫌弃,不如我与郭兄弟一同领略这秦国都城的市井热闹?”
燕太子和煦一笑,恳切征求道。
“这……”
郭廷有些为难,想到这一行,碰到这位太子后就没太平过,郭廷有心拒绝。
“太子身份贵重,这大街上鱼龙混杂,郭廷只怕太子安危……”
“我秦国都城岂容这些刺客盗匪之流在此放肆!”
郭廷话未说完,便被蒙毅抢了去,冷不丁紧蹙眉头甚是愤懑地说道。
他一路上对于这途中遭遇刺客一事一直耿耿于怀,闷闷不乐。
“郭公子放心,有蒙将军在,我等自是不会有事!”
太子丹斜眼看了蒙毅一眼,嘴角一丝戏谑继续说道:”蒙将军可否远远跟着,暗中护佑我俩。”
他竟差遣蒙毅做事。
郭廷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目光移到蒙毅的脸上想看他的反应。
“燕太子殿下既入我秦国咸阳,我自然要护你周全!”
蒙毅冷傲地回答。
“即如此,在下恭敬不如从命!”郭廷不好再推辞,只好应允。
二人下了马车,身侧只跟燕太子的两位亲信侍卫。其余武士全隐匿在人群中暗中护卫。蒙毅并未要求一同闲逛,但他却以燕太子是秦国使者为由,不能让燕国使者在秦国都城有半点差池为由也跟了过来。
这才刚下马车,三个人便发觉大街上的行人争相奔走,朝着城楼聚拢过去。
……
“快去城门口,看看!”
“怎么了?”
“丞相在城门摆了一千两黄金在城门呢!”
“丞相要做什么?”
“不知,咱们去看看便知。”
城楼上正有人在挂东西。
吸引众多行人驻足观看。
成千上百的秦国百姓都朝城门聚拢了过来。
只见那城楼门上大大的画布铺展下来,上面赫然几个大字“吕氏春秋”,然后是密密麻麻的秦国文字。
郭廷又犯难了,这秦国文字没几个她认得的。
紧接着,几个仆役在城门两侧搬来两张大案,上面齐整地摆放着一堆堆叠如山的竹简,和金光灿灿令人垂涎的的金饼。
城门口的咸阳百姓越聚越多,大部分是被那堆粲然烁目的金饼给吸引。
一时间观者如市。
城楼上,一位文人模样的书生高声朝城楼下聚集的人们大声喊道:“诸位,诸位乡亲父老,今日我秦国吕相邦著书一部,名为《吕氏春秋》。若有能人能在此书上增加一字或者减少一字,并有理有据。吕相邦赏黄金千……”
说话的文人说到黄金千两时更是刻意将声调向上一扬。
此言一出,城楼下聚集的看客顿时炸开了锅,纷纷议论起来。
“哎呦!千两黄金哪!”
“相邦可真是大手笔!”
“哎呦这么多黄金,几辈子都花不完!“
“你不是文章不错嘛,不如去试试?”
&nb
第17章 咸阳城门一字千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