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对于这个比赢政小三岁的王弟,嬴政是喜爱的。
赢政在赵为质时受尽赵国王族宗室子弟欺辱,也只有同样自幼为质在赵的燕世子姬丹与他同病相怜,互相为伴。
但嬴政心中始终是如一片沙漠般孤寂。甚少能有如其他孩童般玩乐的机会,更多地是与欺辱他们母子二人的赵人缠斗,扭打,小小年纪心中便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他的幼年时期充斥着阴谋,血腥,暴力和黑暗人性的丑恶。
但当他归秦后碰到六七岁的成?天真烂漫,奶声奶气地喊着“哥哥”时,嬴政的心瞬间被他无邪的笑容融化,他不再防备,不再多疑,不再担惊受怕被人欺辱。同成?有过一段无忧无虑地玩耍的短暂时光。只是这样的时日实在太短,短到如昙花一现,甚至更像虚幻一场。
后位嫡子之争,使得华阳太后视赵姬母子如眼中钉肉中刺,又生怕赵姬母子暗害成?。将成?抱走,从此不许他与嬴政相见。成?被抱走时哭着喊着“哥哥”被关进华阳宫那一刻,本就年岁不大的小嬴政心底一阵落寞。
他不明白在赵国时是如此,到了秦国他依旧不能像寻常孩童般轻松玩乐,做着这个年纪该做的事。
成为秦王后,虽然偶尔还能与王弟相见,但那种天真无嫌隙的亲密感觉早已荡然无存不存,不是成?变了,而是嬴政自己变了。
赢政十三岁登基后虽未亲政,但他善于观察善于倾听善于思考。从赵姬和吕不韦的屡次商议大事中,隐隐能够觉察到华阳太后的心有不甘,她一直暗中为成?搭桥铺路,培植势力,提高声望。为了能够让成?封侯授爵,华阳和阳泉君让十几岁的成?随樊於期出征攻打韩国楚国,建立军功。十几岁便封了长安君。同时阳泉君主办各种六艺赛事,骑马、狩猎、驰逐、射箭,让成?在秦国贵族子弟中的声望越来越高。上回在渭水河畔的‘博戏驰逐‘便是阳泉君特意为成?举办。
而与此同时成?越是优秀越是出类拔萃,吕不韦和赵姬也更是将赢政唯一的王弟视为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
嬴政这才意识到自己与王弟成?都不过是华阳与吕不韦他们谋取私利,争权夺利的棋子罢了。
现年二十的嬴政见到十六七的成?还是会从心底里想要去爱护这个唯一的兄弟,他羡慕王弟,虽被权谋环绕,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赢政羡慕成?,自幼有父母与祖父母宠爱和陪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嬴政的幼年与他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成?的幼年生活是嬴政做梦都想拥有的,赢政想让王弟的这份纯真保持下去,他承载着嬴政幼年的梦寐以求的样子。
他很欣慰,十六七岁成?并未为被环绕身侧的阴谋阳谋不良沾染,他还是那般纯善,依旧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赢政自出世以来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为一己私利各怀鬼胎,充斥着欺骗,猜忌,虚伪人与人之间的毫无真情可言。
华阳太后,吕不韦,母后,先王等无不如此。
而成?与所有他身边的人都不同。他心地纯善真挚,不染一尘。
他希望成?能一直如此。
他是赢政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可是嬴政经历太多,他这一世都不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嬴政不愿成?成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他想保护这位唯一与他血脉相连的弟弟。但他不可表露太过,因为这可能反而会害了成?。
回想起先王薨逝前,父亲颤抖着双手握着年纪尚小嬴政的手用微弱的气息在嬴政耳边嘱咐。
子楚不指望二人能兄友弟恭,但无论发生何事,都要嬴政保成?姓命无虞。
嬴政郑重发誓定不负父王所托。
虽然与父王相处短短三载,但是子楚对赵姬母子的爱护赢政也全然看在眼里。
子楚自知亏欠赵姬母子甚多,若不是他,他们母子又怎么会遭遇他曾经遭遇过的那种不堪生活,孤儿寡母的他们在赵国的日子恐比他当初还要难熬。
他要加倍补偿他们,可他时日无多,只能给他们最高的尊崇和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弥补他们因他而遭遇的种种欺辱。也算弥补了对嬴政的缺失的父爱。
嬴政对父亲的薨逝亦是悲痛不已。
先王临终前的嘱托言犹在耳,嬴政亦尊崇先王嘱托,对这个王弟暗中守护,不令吕不韦和母后加害于他。
但嬴政万万没有料到这份讨伐自己质疑自己血统的檄文竟出自自己百般呵护的王弟之手。
思及此处,赢政的心抽搐着疼痛……
第35章 成蟜的讨伐檄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