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章 一阳指谱之秘[2/2页]

韦一笑外传 波涛如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已经错误,只是专注于字里行间和书页之中寻找参透。所以一脉相承的朱寿享自然也就找错了方向,再找上一百年,也是寻不着了。而朱寿享这一屋子的书,却也是为了从中寻找到线索而准备的。不然,朱寿享一介武夫,虽然先祖是读书人,但是也没有一屋子都是理。
      这其中的因果,韦一笑纵是聪明百倍也是不知。
      看来自己真是得天之助,鸿运当头啊。他心道。强自压抑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这时也不管会不会被朱寿享给现了。将那本诗经扔进去,把机关复原。然后将一阳指谱和那幅薄绢小心的放进怀中,再检查了一遍自己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之后,就静悄悄的回到了自己房中。幸喜一路之上神不知鬼不觉,安全的回到了自己的房中。
      关好门窗,便迫不及待的将书拿了出来,抽出了薄绢。那一阳指非是可以成的工夫,而六脉神剑却是可以成的工夫,只要是内力够深就行(这方面段誉已经有了成功的例子。凭他一个不知道武功为何物的白面书生,就因为有了比较变态的内力,所以竟然将那厉害的有些变态的六脉神剑给学会了。当然说学会是比较勉强的),所以韦一笑不打算马上看一阳指,而是先看六脉神剑。
      轻轻的展开薄绢,上正中正写着那“六脉神剑”四字。略过不看,往下看去,只见写道:
      “老衲一灯,行将就木,不久于世也。虽然出家凡四十年,吃斋念佛,忏悔前生之过错,但是却多有俗事缠身,不得清净,实在于引见老衲之天龙诸高僧、佛祖有愧也。数十年前,老衲之生国惨被蒙古之元人灭国。老衲虽为出家之人,但兀自觉得有愧于祖宗耳,日夜祷告,望祖宗安心。不想,元人之残暴,犹比耳闻。竟将国之寺院天龙寺引火烧尽。天龙诸高僧,或殉寺,或战死,犹为恨也。然尚有方丈,拼死将寺中所藏之六脉神剑带出,交老衲保藏。老衲本想推辞不受,奈何方丈竟力尽而逝。老衲不得已,所以受之。又过之十余年,老衲再不闻大理,无论天龙。今之将死,遂将毕生所学之一阳指笔录于书册,另藏六脉神剑于书之夹缝之中。望后世子孙,善加保管。一灯绝笔。”
      韦一笑掩绢默然。一灯写的这短短的几百字中,却将那大理天龙寺的兴衰写了进去,意真实感,字里行间,都是浓浓的哀伤之情。一灯大师一生为情所苦,可见是一个情感十分丰富细腻的人,亡国灭家之哀,想来十分的痛苦。
      韦一笑唏嘘一阵,着实为这位一百年前的绝世高人感到悲伤。定了定神,继续看下去,却是一幅幅的指法图谱。略过不看,看到最后,却又是一段数千字的文字,粗粗看去,竟都是道家打坐练气之法。后面却又有一灯大师的言语文字,却是寥寥数语。
      仔细一看,只见上面写道:“蒙重阳真人不弃,将道家先天密法传之于老衲。老衲虽然受之有愧,但重阳真人一片殷殷之情,却常感于心。特将真人之先天功笔录于后,留之有缘。望后人慎之!”
      看最快更新,就来
      列表

第十章 一阳指谱之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