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得一部分葬款,也引发了举报潮,让贪官污吏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在审定的时候,这一条款引起了内阁大臣的巨大争议,反对的理由是担心“诬告成风,污蔑大臣名节;鼓励出首,导致人心不古;举报众多,也不利于廉政司展开工作”,左都御史海瑞也反对,还举出了武则天时期酷吏害民的事例。在万历的坚持下,这一条款最终通过,但增加了对不实举报的处罚规定。
可以说,廉政司由此成了一把利剑。为了防止廉政司成为“党派”打击对手的工具,万历一方面让锦衣卫和御史台加强对廉政司的监督,防止其自身的腐败;另一方面还对廉政司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条例,比如:不得结交朝官;不得出入烟花娱乐场所;官员财产升报制;不得弹劾大臣等等。让它于吏部一样,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不受外界的干涉。
一个多时辰后,谢胜国回来了,说兵部部堂老爷没在部中,将帖子交给了门房,由其转交。李谪凡给几个亲兵每人十两银子,让他们先去京师逛逛。早在路上,高觉耀就详细介绍了京师好玩好耍的,引得谢胜国几个人玩心大动。李谪凡想谢胜国几个亲兵跟着自己也辛苦,京师又没有宵禁,让他们先玩过痛快。
不一时,就有兵部的同事来拜会,李谪凡不能不见,接着又有五军都督府﹑锦衣卫﹑羽林卫的官员来访,李谪凡耐着性子,一一陪着说话。心中奇怪,怎么我刚入京师,他们就都知道了。
到了晚间,正准备安寝,便迎来的一位特殊的客人——安宁。见到安宁,李谪凡微微有些意外,心知天子要召见自己,便跟着安宁赶往西内。
路上,李谪凡将他在东北得到几枚鸡子大的东珠“孝进”给了安宁,安宁呵呵直笑,说道:“皇上现在心情可不大好,你要小心。”
“出了什么事?”
“还不是因为首辅张大人的病。“
“不行了么?”
“太医院的李时珍国手亲自看过脉,禀告皇上说恐怕撑不了多久了。”安宁道,“这事国手只禀告了皇上,你可别主动说啊。”
“这个自然。”李谪凡道,张居正这根擎天柱子到了,大明上下必然震骇。这几年,天子也尽力在掌控朝政,培植人脉,增强威信,但要完全控制朝政,消除张居正去世引发的种种问题,还需要手段和权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单是由谁来接任首辅,就够他头疼的吧?李谪凡心中一惊,怎么用了“他”这个字,幸好只是心中想,要是不小心说出来,给殿中侍御史听了,就是一个“大不敬”之罪。
到了西内,引入如然斋中。却见内务大臣陈于陛和一个穿飞鱼服的已在此等候。陈于陛见了李谪凡,彼此问候了。穿飞鱼服的——听陈于陛介绍是新任锦衣卫指挥使安歧,也依礼相见。不过他冷漠的表情和锋利的目光,让李谪凡很是不喜,略回了礼。便转问陈于陛道:“元忠兄,陛下在前面商议何事?”
安歧闻言,诧异地看了李谪凡一眼,李谪凡也不视弱,坦然受之。
陈于陛端起茶杯,吹一口气,然后说道:“正和内阁大臣商议陕西鄂尔多斯的事,已经议论一下午了,快结束了。”
第一节京华烟云(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