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京华烟云之五
形势的发展总是出乎人的意思,就在大家都以为张居正不行了的时候,他偏又回转过来,第二天就还来上朝了。万历心中欢喜。忙派了车驾把张居正请到西内来。
昨夜与陈于陛﹑李谪凡﹑安歧商议了半夜的政事,主要是商讨东北的缮后事宜。根据李谪凡的建议,万历将安东都护府的兵力增加到了一万五千,其中朝廷禁卫军五千,招募辽东汉民五千,招募女真骑士五千。在给安东校尉薛论道的诏书中,万历要求他派遣小队人马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探索,还特意将朝廷保存的关于奴尔干都司的材料抄写一份赐给他,言下之意相当明白:就是要恢复奴尔干都司。
对建立忠烈祠,祭祀为国效忠的将士;建立农场,安置退伍伤残军士,李谪凡都没有意见。说道:“陛下计议甚善。只是,恕臣直言,大明今日上有陛下,下有首辅大人,戚继光俞大遒将军,君臣一心,通力整顿军备,大明方才军势稍振。但依照历来的规律,时间一长,再强大的军队也会腐化,最终会与陛下继位时的卫所军士一样:手不习攻伐击刺之法,足不习坐作进退之宜,目不识旗帜之色,耳不闻金鼓之节,多而无用。”
万历点点头,这是自己所担心的,也是一只谋求解决之道的问题。这几年,万历建立“讲武堂”军校;颁布﹑等军法;兵部成立教导侍郎,向部队派遣书记官,宣扬尊王攘夷;建立忠烈祠;实行新的爵位制度;撤销太监监军;撤并迁移卫所,厘订卫所屯田,虽有各自的原因,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加强军队战斗力,防止军队的腐败和私人化。
因问道:“见解不错,不知卿有方法打破这一规律?”
李谪凡摇头,道:“臣也没有根治之法。不过大明的对手乃是女真蒙古,臣以为可以招募两族勇士,组建成军,为我所用。一来其人素来枭勇,二来也可以借机削弱两族的实力。”
这是从另一方面解决问题。效果是有,但正如李谪凡自己所说的,不是治本之法。
“陛下,臣以为此法不可,夷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且西晋五胡乱华和唐之安史之乱就是明证。”内务大臣陈于陛反对道。以史为鉴的陈于陛对夷人深有戒心。
李谪凡道:“陛下,臣击破女真各部,歼灭其首领,各部部民和奴隶流散。安东都护府虽然分发土地来安置这些人,但其人不乐农耕,仍然有不少人游荡漂泊,久之必然为祸。因此臣才提议收揽这些人为兵,消除隐患。”
安歧问道:“如此以国家粮食养兵,若其反噬,当如何处理?”
李谪凡反问道:“那安指挥使以为当如何处理?”
安歧方要相讥,就感到一股强大的压力,只听万历说道:“招募夷人为军,朕以为可行,但是条件有几个,就是先得把他打服气了,而且从军后,得听大明的军令,与大明士卒一视同人。”雇用外族人作战,历史上并非没有前例,而且李谪凡所说的解决东北隐患也不无道理,至于陈于陛和安歧所担心的,在万历看来,通过有效的管理是可以避免的。
天子开口,这事就定下了。这才有让薛论道招募女真人为兵的诏书。先试着招募五千人,看一看效果。
之后,又讨论了陕西军事和戚继光北征蒙古的事,结论没有大的意外。对李谪凡请求随军北征的要求,万历想了一下,说道:“卿在东北也辛苦了,这一次北征就不要参加了。现在京师修养一段时间吧,朕另有任务给你。”
然后,便让众人散了。回想昨夜的一切,万历微微笑着,愉快地翻阅着内阁送来的奏折,采用内阁大臣的票拟,在折子上批红。不一会儿,张居正便来了。大病之后,张居正消瘦了许多,须发萧索,像是隐居江湖的遗民。
万历免了他的参拜,让安宁扶着他在椅子上坐下,还特意给了他一个扶手。又说道:“先生病体还未完全康复,应该多休息几日。”
张
第一节 京华烟云之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