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旌旗十万之三
严寒和饥荒持续着。
严寒和饥荒让察哈尔部落挣扎在死亡的边缘。塞北的天气一日寒于一日,而明朝依旧不准互市,边将的防备也日渐严密。去年冬天,大雪三尺,成批的牛羊死去,部里的老弱没能熬过寒冬,精壮的汉子也瘦了下来。
大汗明图安汗率领察哈尔以及兀良哈三卫数十部落,数次抄掠辽东,最多的一次出动了十万人马,但是在李成梁的坚壁清野的防守下,明图安汗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明军的不时反击,反而给察哈尔带来损失,比如前一次退兵时李成梁出兵追击,就斩杀了察哈尔的岱青台吉。
距离春天还要两三个月,明图安汗明白靠自己的力量要想撑过这三个月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和明朝开展互市,用部中的马匹换取粮食。很早以前,当蒙古部落遇到灾害时,向明朝请求互市,多会得到允许,有时明朝还会主动接济。但是后来,察哈尔和兀良哈多次反叛,抄掠辽东,抢总比买划算不是?结果,大明的万历天子一上台,就全面断绝与察哈尔兀良哈三卫的互市,一面却与俺答汗大开贸易,让明图安汗又恨又气。
想到此,明图安汗感到有些苦涩。俺答汗这个与自己有着遥远血缘关系的首领,靠着强大的实力不光拥有了汗号,还一度想吞并自己,统一蒙古。自己是成吉思汗直系血脉,察哈尔是蒙古大汗的亲军,整个蒙古人名义上的共主,现在却如此的狼狈。他明白,草原上崇尚的是实力,自己实力不济,只好暂时忍耐。
互市不成,抄掠辽东无所获得。突入蓟镇?明图安汗想都不敢想,自戚继光为蓟镇总兵以来,蒙古人就没在蓟镇面前讨过好来,张臣继任后,仍是如此,防守严密,还不时深入大漠偷袭一下自己。就在明图安汗无计可施的时候,俺答部的青台吉带来了好消息:俺答病重。
明图安汗明白俺答病重意味着什么,也知道青台吉报信的用意。他马上召集察哈尔和兀哈良三卫的各部首领,决定率大部人马西迁,既然不能抢掠明朝,那就抢掠俺答的土默特部。诸部近二十万人马一齐西迁,就食土默特,其中蒙古骑兵大约十万人。留在原驻地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之人。
俺答汗病重,最好是死了,正好报当年被他逼迫东迁的一箭之仇。吞并他的人马,解决现在的饥荒,然后方好和明朝大战。听说,俺答汗的三娘子年青有漂亮,是草原上的一枝花,灭了土默特部,可不能便宜了他人,这花得自己好好享用才是。
“大汗,青台吉来信了。”有斥候闯到大汗马前。
“里面说什么?”明图安汗一扬马鞭,问道。
“信中说俺答汗已死,明朝已经派了使者到归化城,请大汗速速进兵。”
明图安汗仰天大笑,俺答你终于死在了我前面,看我怎么消灭你的部民子孙吧。
“传令下去,让各台吉各率领精兵,轻骑前进,赶往归化城。”
归化城头。
张臣望着莽莽而来的察哈尔骑兵,心中暗喜:“是决战的时候了。”一面示意让龙青枫和王云龙,把汉拿吉,恰台吉等人按照计划行事。
龙青枫和三娘子设计那些黄台吉青台吉等人,扶立把汉拿吉,又依靠达赖喇嘛的影响,收编黄台吉等人的部众,安抚其它中立的首领,虽有近两成的部民逃散,但基本控制住了局势。
为达成大的战略目标,龙青枫逼迫青台吉写信给察哈尔,让其快速进兵,诱之加速赶到归化。同时,派人传信给戚继光,请大军尾随察哈尔大军,前后夹击察哈尔。而在归化城中,二万明军蓟镇骑兵和土默特各部骑兵也做好了准备。恰台吉和把汉拿吉各率一部人马到归化城外驻扎埋伏,城中防务就交给了明军和三娘子。
“将军,察哈尔此来还不知道归化城的虚实,也不知道大明已经控制了局势,可不可以趁其立足未为,迎头痛击”。羽林郎王云龙建议道。
龙青枫道:“明图安赶到归化,不久就会明白青台吉已死,但他见利而来,岂肯轻易退兵?我首战挫其锐气,方利于我军接下来的作战,也好稳定归化人心。”
张臣总兵拍掌说道:“善。既如此,就与王云龙你三千人马,出城迎敌!许胜不许败。”张臣治兵,重气尚勇,最喜欢敢于打拚,有血气之人。不像戚继光那样重视纪律,阵法,也
第二节 旌旗十万之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