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瞄准,径直的上弹射击。
火箭战车的士兵们一面装着火箭匣,一面举火绵延不绝的发射火箭。每一辆战车都是一个不停歇的火力点,火枪,火箭,火炮三层火力共同组成了一个弧形的“火力场”剿杀蒙古骑兵。
阵中督战的戚继光,静静地看着部下将士按照指令有序的展开战斗,微微欣慰。无论是战车部队,火炮部队,还是火枪,这都是第一此大规模的使用。作为帝国武装力量的大规划师,戚继光和俞大遒都极力推行军事改革,重点加强军中火器的地位。今天的一战,就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时候,也关系到天子和首辅大人的改革进程,如果取胜,就会强有力的支援改革;如果失败,则会对眼前的改革带来不便。
观察的结果,在取得大量杀伤敌军的同时,戚继光也看到了问题的所在:第一,这样的战法耗费的弹药惊人,持续作战就成了问题;第二,这几种武器的精确都不高,特别是火枪,有效的射程不过200步,射速也不比熟练的弓弩手,准头就更别提了,看来火枪要想单独使用,还得琢磨。第三就是,火枪火炮作战,对士兵的素质和协同作战有了更高的要求,不过这一点由于老朋友俞大遒的原因,已经大致解决了。俞大遒负责讲武堂军校,带出来的弟子多担任军中中下级的军官,纪律严格精通阵法,极大的方便了戚继光的指挥。
前面有火箭火枪的交叉攻击,身后是猛烈的明军炮火,蒙古骑士进退两难。蒙古骑兵以散兵队形迅速展开,准备通过明军毫无防备的两侧逃逸。轻驱坐下战马,一阵风般从明军射程以外掠过,很快便冲到了包围圈的边缘。突然间,当头几匹马前蹄一软跪了下去,背上的骑手在惯性作用下被抛出老远。后面紧紧跟随的战士大多刹不住疾驰的奔马,一个接一个倒在了绊马绳与陷马坑组成的连锁陷阱之中。余下的士兵惊恐地拉转马头,头也不回地向本军逃去,再次穿过明军的炮火,逃回本阵。
陷阱,也是昨夜设置的。虽然戚继光对大明禁卫军的战力有极大的信心,但对担当保护中军侧翼的大同宣府两镇骑兵却不那么放心,毕竟对手是以骑兵称雄的蒙古人。为防意外,昨夜继续用战鼓烧扰蒙古人,同时派遣工兵在阵地的侧翼前方布置了陷阱,阻挡延缓蒙古骑兵的冲锋。
明图安汗面色铁青,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他始料不及的,由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明军卑鄙的诡计了!他们早就在这里布下陷阱,想要在这里全歼我军吗?他抬首四望,后面是归化城,不用说城里的张臣正等待着时机出击,东面是明军的主力,战车重炮的威力已经毋须怀疑,但是明军左右两翼的骑兵却不是那么威严。
“长昂、董狐狸!”明图安叫来了诸部中最桀骜的两人。
“大汗!”
“向明军左右翼突进,突击明军骑兵!”
第二节旌旗十万之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