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天若有情之一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耳朵,真奇怪,真奇怪。”
在太后的慈宁宫中,万历怀抱着四岁的常洛,童心大起,唱起了另一个时空的儿歌。常洛粉团儿般泥在万历怀中,咕咕直笑,仰着小脸儿,断断续续的跟着万历唱:“两只老虎,跑跑得快,咕咕,咕咕,跑得快,咕咕……”常洛生下来,就由两宫太后和恭妃王氏共同抚养,和万历亲近的机会并不多,但父子天性,一见到万历就颤颤地扑到了万历怀中。
看着父子亲近玩耍,李太后和陈太后也不禁莞尔,回想起了万历小时候的模样。一转眼,万历已经是主宰天下的无上君王了,儿时的那种依赖母亲的可早没了踪迹,这让太后们多少有些遗憾。后来有了常洛,才稍解此遗憾。
前不久,常洛出天花,来得凶险,让太后和恭妃担心不已。好在李时珍妙手回春,诊治护理得当,得以平安无事。两宫太后大喜,厚加赏赐,还请万历颁赐“士”的爵位褒奖李时珍,万历自然应允。
“皇上,常洛已经四岁了,按照规矩,是不是应该在翰林园找一个学士,给常洛启蒙?”恭妃说道,因为常洛的关系,她和两宫太后关系极好,对常洛所望也甚大。
万历举起常洛来,笑道:“这事不急。常洛还小,二来请翰林院的学士教常洛,我也有些舍不得。那些先生,也未必有什么学问,一味装模作样,开口说严闭口说勤,我可舍不得常洛去受苦。”做了父亲后,万历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有一份亲情在,就要多少为儿孙考虑。比如,常洛的教育,万历就早早留了心。明朝的皇室教育很差,子弟成才的少。传统教育所用的教材和教育方法,在万历看来也需要大的改进。人言“消磨一代英雄气,八股文章殿阁书”,常洛看来也还聪明,可别让冬烘先生教坏了。
众人都是一笑,李太后道:“翰林院的先生们都是十年苦读,千中选一的,学问怎么不好了?皇帝怜惜常洛,却拿他们说事,外朝的先生们听到了,可又要上折子了。”李太后当年监督万历,很是严厉,不敢稍有懈怠。
万历抚摸着常洛的小脸,道:“我们是天子之家,那里去比寻常士子,教子弟读几本书,让他乐天知命,明理孝悌就好了。难道也要像那苦寒书生头悬梁锥刺股不成?就算他愿意,母亲们怎么舍得?”
“你呀,好一张嘴。”李太后笑指万历道,陈太后也道:“皇帝这话不错,皇家子弟能知道忠孝大义,安荣保泰就好了。”
“现在常洛就请母亲们每日教他认识几个字,让人陪着他说话,玩耍,舞刀弄剑,上房揭瓦都由着他;请老师的话,还过几年再说吧。”万历道,因问道:“潞王的学业怎样了?”
第三节天若有情之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