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节北风不竞之一[2/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 慕容古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戚继光不动声色,呷了一口茶,说道:“既然是天子的意思,我等自当照办。只是蒙古和女真的情况多有不同,也当区别对待。”
      “天子正是要咨询戚帅的意思,找出一个上上之计。”李谪凡道。临来之时,万历吩咐道:一两年内朝廷是无力再次大举征伐蒙古的,这期间蒙古的局势,就要看你的作为了。要他多听听老将的意见,或许有所得。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之妙,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如今,我朝刚刚击败察哈尔,虽然明图安汗生死未定,但相信足以震慑蒙古诸部。”
      “这都是大帅用兵如神的功劳。”李谪凡赞道。
      戚继光一笑,“再加上土默特蒙古又与我朝亲善,正可以让土默特的把汉拿吉传告诸部,要求会盟!趁此机会封赠诸部首领,立约盟誓,将蒙古诸部纳入朝廷的管辖下。以后,若有叛逆,便师出有名,可率其它部落共击之。”
      这正与李谪凡所想一致,但是李谪凡还有疑问。“大帅刚击败察哈尔,其它部落的首领心有畏惧,恐怕不敢前来;而且即便前来会盟,也难以保证是诚心归顺。”万历的意思是用互市和宗教来控制蒙古,李谪凡总觉得有些虚幻。
      “蒙古自然不是一两次战争就可以驯服的。”戚继光笑道,“不过一来我们可以利用把汉拿吉和三娘子,他们土默特蒙古本来就是草原的一大势力,他们归顺了,其它小部落容易归顺。事情总要有一个开始,对不对?而且,这一仗,我们还缴获了一件宝贝,将是大大的助力。”
      说着一拍手,亲兵便从后堂端出一个红漆盘子来,放在戚继光面前。戚继光掀开覆盖在上面的锦缎,乃是十多枚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玉玺!戚继光乃道:“这是前元所用之玉玺,顺帝北走,带到草原,后为察哈尔部世代相传。也是其号令诸部的一大法宝,今日为我朝所得,岂不是天意?”
      玉玺是历代王朝权力之象征,蒙元虽是夷狄,但与中华征战数百年,也渐染华风。其政制活动中,虽不如中原王朝那般看重玉玺,却也不可轻视。缴获玉玺,就给予了它重重的一击。李谪凡喜道:“大帅,玉玺已得,那可知明图安的下落?”
      戚继光道:“那日大战之后,蒙古军溃,明图安向北逃窜。我军与土默特人追杀数百里,未能擒获明图安。不过蓟镇的小将王云龙带了人马跟踪追击,现在还没有回命。”大战之后,收拢各部人马,单单少了蓟镇的王云龙和龙青枫,龙青枫奉命追击速把亥,王云龙却无任命,诸将推测是追击明图安去了。两日后,龙青枫空手而回,王云龙和手下千多人马仍然没有消息,让诸将都担心起来,龙青枫更是带了三千人马向北搜寻。
      李谪凡不是出生羽林卫,不属于羽林系,但对王云龙等人还是有印象的,说道:“这些人资质是好的,不然也入不了天子的法眼。只是少了经验,又有些傲气,恐怕给诸军添了不少麻烦。”对万历培养羽林卫的军官,再下放到各个部队,李谪凡是不太看好的。认为有讲武堂已经够了,不必多此一举,其中也有对万历军事才干的小小怀疑。
      戚继光心道:“何止添乱”,这些天子身边出来的人,个个自命不凡,遇事多自作主张。比如龙青枫私自和达赖喇嘛定约一事,虽是口头协议,但自古云“人臣无外交”,单凭这一条,就足够杀龙青枫的头了。其它违背军中传统和习惯之处也不少,因此地方系﹑讲武堂系﹑禁卫军系的军官们都对其心有不满。流言蜚语也传到了戚继光的耳中,那些话绝对不能在有相似背景的李谪凡面前说的。乃道:“他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胆子大,可还需要‘心细,多磨练磨练。”
      官样话的后面总隐藏着可琢磨的意思,李谪凡也就不再纠缠这个话题,问道:“那这土默特部近况如何,把汉拿吉是怎么样的人,三娘子又如何?”锦衣卫的情报中有他们详细的资料,但李谪凡仍想听一听戚继光的看法。
      戚继光却不忙着回答他的问题,端起美丽的釉里红茶杯,吃了一口茶,说道:“这样的茶叶,这样的茶具,就是在中原江南等地也很少见。可在这塞北之地,却有了。”
      李谪凡道:“俺答汗归顺以来,互市大兴,仅宣化一地,一年购入的马匹就超过四万匹,其它可知。塞外有此名贵的瓷器和茶叶当不奇怪。”
      “是啊。”戚继光感叹道,“不光互市,朝廷每年也赏赐些名贵的丝绸瓷器给蒙古贵族。你这次来,想必也带了不少这类东西吧。”
      李谪凡道:“这是有惯例可依的。”于朝廷此举的深意,李谪凡并非没有深究。要羁縻蒙古人,花费一些财物也是值得的。他并没有因此联想到宋对辽金的岁贡,也没觉得不妥。
      戚继光放下茶杯,道:“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习惯了中华的器物,习惯了享受中原的锦衣美食,蒙古人的狠戾之气多少会削减吧?三娘子虽聪明,恐怕也难以例外吧?”先是喜欢,渐渐的依赖上了奢华的生活,这种生活又可以通过忠诚于明朝轻易的得到,最后完全的失去对中原的威胁力量。
      原来如此,李谪凡笑道:“如此,晚生当一回押运礼品的小校也值得了。”女人的野心容易满足,毕竟不是每一个女人都想都能当武则天的,“那把汉拿吉呢?”
      “他么,是个好骑士,却不是一个好的部落首领。”戚继光微笑道,“这对大明来说自然是好事。不过三娘子威望很高,部中大事也多由其裁决,不可大意。这诸军之事,以三娘子的精细,其中利弊自然清楚,要她答应,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说着戚继光的表情也沉静下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三娘子虽一向主张与明朝亲善,但内心恐怕还是有戒心的。
      与察哈尔大战之后,蒙古高原上最大的势力就是土默特人了。这时候,明朝提出驻军,意味自然很清楚,就是为了监视和防备土默特人。实现这一举措,就要考虑土默特人的感受,不要弄巧成拙,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因为万历还不想与土默特人翻脸,仍希望用软的手段“消灭”这个威胁。
      “这一点,晚生也考虑过了。留驻的人马不会太多,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不驻扎在归化城中,驻扎在附近也行。若以共同对付察哈尔为名,也许可行。”李谪凡道。想到眼下察哈尔刚刚受到重创,这个理由不免有些牵强,他也就淡淡一笑。
      戚继光一时也没有良策,乃道:“此事可以明日再议。又仙你远道而来,很是辛苦,且去休息吧。”
      李谪凡微笑着告退。心想戚继光对自己还是不错的,军事上的事情知无不言。历来,前任的人对继承自己位置的后任,心中多少有些不满,戚继光能如此已经难得可贵了。至于如何说服三娘子,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第四节北风不竞之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