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春暖花开之一
小鸟的鸣叫唤醒了伏在冰雪下的梦,梦中春天的足音遥遥而来,像是蓦然绽放的花朵,清香,纯洁,绿肥,红艳,黄香,紫沉。在严寒中猫了一冬的人们终于感觉到了这春天的气息,先是北方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捷报:名将戚继光大破蒙古,斩首数万级;稍有年纪的人都还记得嘉靖年间蒙古人进犯京师的事儿,至今每年冬春,北方蒙古人的动向都是京师人关心的大事;捷报传到京师,真是人心鼎沸,群情移荡,人们直觉的来到承天门外,望阙跪拜,还有人为戚继光立下了长生牌位。京师酒肉的销售量一下子飙高了许多。大军凯旋归来的那一天,天子亲自出城迎接,当时的盛况让人记忆深刻。
接着就是褒奖为国献身的忠烈之士。在刚刚建成的忠烈祠中,天子亲自主持了祭祀大典,将此次阵亡将士的牌位请入祠内,安放了烈士的遗物,宣读了朝廷褒扬之辞,以及抚恤和追赠。配祭的戚继光等大将,申时行等朝廷大臣也一一上祭。祭祀时,采用了与祭祀孔子相同的规格。文臣对此多少有些不满,武夫怎能与圣人同等级!但戚继光大功赫赫,祭祀的又是为国战死的烈士,让他们明面上不好指责;有几个脑袋太实沉的言官上书进谏,都让万历給驳回力了。
然后就是赏赐功臣。对戚继光以下,麻贵,董一元,张臣,王保等大将封爵;赏赐有功,风风光光的闹了好一阵子。这一股热闹也烧到了民间,京师的酒肆瓦楼中还出现了新评书,专讲戚继光北征之事,说得绘声绘色,好如亲见,听众听得津津有味。其实完全不靠谱。
为了普天同庆,万历下了两道诏书。一道是大赦天下,除了大逆叛国等罪状,一律从轻处理。另一道是关于开制科的,科举三年一科,称为常科;制科是临时举办,考题也比较自由,以选拔特别的人才。万历在诏书中说道“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将参加制科的门槛降到了最低,凡是有秀才功名的人和获得朝廷官员推荐的人,以及有“士”这爵位的人,无论年龄出身都都可以参见。通过省的初试后,再到京师会试。届时将由天子亲自出题,亲自阅卷。比起北征大胜,开制科的消息更让天下文人高兴,毕竟多给了他们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天子亲自出题阅卷,那要中了,就真正是“天子门生”,还不辉煌特达?
“一步登天,一步登天。天子用人是不大拘于资格,但也得有几分真本事才行,不然也难扶上墙。陈于陛李谪凡等人升迁快,那也是靠的功劳,不全凭‘亲近二字”。上朝途中的申时行稳稳当当的坐在官轿中,半眯了眼睛,回想这段时间发生的大小事情。张居正终于死了,挡在自己面前的大石头终于搬开了,在听到张居正病逝的那一刻,他有一种小媳妇终于熬出头的痛快。在万历御前,他表现出应有的悲伤,
第五节春暖花开之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