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节春暖花开之十一[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 慕容古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五节春暖花开之十一
      张学颜所说的事,都是朝臣所共见,邱橓不好抵赖,强道:“不错。可是这些事都是张居正私自推行,而且行政刻薄,以收刮为能事,侵凌宗室大臣,罪不可赦!”
      张学颜混浊的双眼顿时精光四射,说道:“此言差矣!张居正秉政,事体借出于至公,皆请示过太后和皇上,又有内阁同意,何谓私自推行?今年朝廷收入增加,乃是公平税赋以及开放还禁的结果,民间田税和商税都比从前轻,又和来收刮?清量田亩,比弘治年间增加许多,但比之太祖时,却增加不多;我朝二百余年,疆土增加,田亩增加本是理所当然,有何奇怪?邱大人以此归罪张居正,恐怕难服天下人!”
      这一翻话有理有根,说得邱橓面红耳赤,无言反驳。堂上大臣也是意动,相互二语。就是那些有心弹劾张居正的言官也回想张居正的好处来,不再那么坚决!
      张学颜趁机说道:“财政好转,朝廷方能推行大事。别的不说,单是训练新军一事,若无财政支持,岂能成功!不久前,戚继光率军北征,大破蒙古,此开国以来少有的大胜。若无朝廷的物力财力支持,如何能行?当年蒙古人逼近京师的形势,而今却要远避大漠,不能不说是张居正的功劳!为何张居正一死,诸君便忘记了么?”
      这是更加显尔易见的功勋!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官员更有同感,张居正当国十年,武将的地位大有提高,封爵也是常有的事情,他们自然不愿意这个趋势被打断。于是,一些胆大的官员开始附和张学颜,称赞张居正的功勋。特别是张居正的门生,新任兵部尚书梁梦龙更是不遗余力,详细的叙述近年北方的战略形势的变迁,以证张居正的英明。梁梦龙历任蓟辽总督,熟悉边事,由他说来,自然头头是道,难以反驳!
      万历暗自赞叹,张学颜可谓不负“大丈夫”三字矣。
      接着邹元标﹑王国光﹑海瑞等人有各自论述了考成法的必要,称其在铨选官员,甄别贤愚,提高效率,遏止腐败等方面的功效。工部尚书李幼孜也上奏张居正兴修水利等事,从利国利民的角度曲为辩护。
      他们的手法和张学颜如此一辙。就是用事实说话,用张居正干的实事来对付言官们所罗列的种种罪状。在事情面前,由大话空言组成的弹劾书黯然失色。拥张派利用各种证据一一反驳御史言官的理由。辽王之事,结交边将,纵容家人,应天乡试题目,以及居正三子在其任期中进士等事情,都辩白清楚。唯一让拥张派感到棘手的是关于张居正的擅权和“夺情”之事。擅权是臣子的大忌,“夺情”则关系名教,不好辩白。况且拥张派中许多人在这二点上对张居正也是不满的。
      而邱橓等人和清流则死死的抓住了这一点,穷追猛打。拥张派的一些大臣拼命抵挡,双方在万历御前唇枪舌剑,拼斗激烈。可万历已经无心在听下去,那都是陈年旧事了,何必再说?
      “启秉陛下。”是逢命前去提人的唐郎回来了。双方都安静下来,静等结果。
      “陛下,末将到王大人家中,确有献书人。”
      王士贞闻言却无丝毫的得意,他在朝堂之上使出高拱这一招,乃是看到张居正大厦将倾,想借此机会报当年张居正的一箭之仇。可是朝会进行到如今,他也渐渐的看出风向不对啊,天自好象并没有倒张的意思。自己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正懊悔不已!
      “那人自称是高拱的家仆,名唤高远。小将带了他回命,不想途中那人逃跑,小将追之不及,让他跑了。请陛下降罪。”
      朝臣一阵哗然。万历也好生奇怪,以唐郎的身手,怎会让人轻易逃脱,说道:“那人既已经逃跑,想是不敢前来对质,那当是伪造无疑了,此后不必再提了。王卿,可知其人来历?”
      王士贞脸色灰白,忙道:“此人自称是高拱家仆,说是有机密事上达。臣一时不察,幸得陛下明察,让奸人立刻现行。”
   &nb

第五节春暖花开之十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