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银子在方弛远口袋里。
      “以后有什么事就直接和娘说。”赵青春趁着给方弛远整理衣服的时候背着方弛林偷偷的说。
      “嗯”方弛远点头应了一声,脸蛋红彤彤的走了。
      虽然为了银钱的事多少有些窘迫,但是第一次和同窗一起出游,新鲜感和惊喜感让五个小少年都很开心。
      五人中,以方弛远最小,方弛林,赵旭最大,相处起来气氛还算融洽,但是赵铭舸和张贤因为相处的时间不多,所以刚开始还有些拘谨,但是都是同样大小的孩子,共同话题也很多,不一会五人的谈论声就越来越多,谈论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县试考试谈到家族学问,从目标志向谈到儿时趣事,五人的关系瞬间拉近了很多。
      中午一起在溪山脚下的饭馆子吃了饭,方弛远的半两银子没用上,是张贤付的钱,张贤今年15岁和赵铭舸同年,家里有个考上禀生〔注〕的叔叔,算是五人中家里最为富裕的一个。
      “我来的时候族叔就说让我付钱。”张贤不好意思的笑笑,“他说做结之情也是缘分,让我好好珍惜,如果以后能一起去县学上课,就更好了。”
      “我虽然也想去县学学书,但是总共就二十多个名额,还有一半是给秀才留的,我们就算考上了童生,如果不是成绩特别好的,估计就轮不到了。”听了张贤的话,赵旭答到。
      “是啊。”方弛林也说:“县学教授多是举人,不是举人的也是秀才当中比较厉害的了,想去县学的人肯定不少。”
      “县试成绩还没出来大家想的有些早了吧?也许我们都能名列前茅呢?这大好时光,不如我们接着逛逛溪山?”赵铭舸笑着说到。
      “好啊!”赵铭舸提议后很快就得到四个少年的同意。
      一直到日头渐渐偏西,山上行人也越来越少,游玩了一天,五人才各自归家。
      二月十四,县试放榜,这天数百读书人聚在贡院门口等待放榜。
      “爹”
      “大伯”
      方弛远和方弛林找到在榜单外站着的方喜进。
      “中了唉,儿子!”方喜进笑的合不拢嘴,“哈哈哈哈哈第二名!比你三叔当年考的还好!”
      当年家里供方喜云读书,方喜进身为家里的老大,着着实实羡慕了很长时间,只是家里情况就只能供弟弟一个人上学,他又懂事,每天都忙着田地里的活,这些年从未说过,所以儿子能考上,是他最开心的事。
      方弛林听了也很开心,又问道:“弛远呢?弛远考多少?”
      方喜进一愣,摸摸头说:“嘿嘿嘿,我没挤进去,人太多了,你喜延叔给我说的。我一高兴就忘了问弛远了。”
      “大伯,没事,我们在进去看看。”听到方弛林考到第二名,方弛远也没有嫉妒,方弛林本来就比他努力,考中第二名也是情理之中,说完就拉着方弛林往里面钻。
      看榜的人很多,因为个头不小,方弛远挤的很快,他按照榜单从后往前看,一直在方弛林下面看到“方弛远”三个字高高的摆在第三名时,他才有些不敢相信的放下心来。
      来来回回看了两遍,虽然上世有许多次考过第一名的经历,但是和现在考了第三名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心情。
      “弛远!哈哈哈,你是第三名了!”
      “四哥,你也是第二名了!”
      他们俩一问一答,毫无顾忌的大笑了起来,周围的人都向他们看了过来,方弛林后知后觉的红了脸,“走吧,弛远,我们快回去和爷爷说一声吧!”
      “你别给我惹麻烦就好了!”二伯母揪着他的耳朵,“以后每天只能出去玩一个时辰,其他时间都给我在家温书。”
      “爷爷!”方弛空又闹了起来。
      吃饭的时候,趁着大家都在闹,方弛林就悄悄对着方弛远喊了一声,“弛远。”。
      “怎么了,四哥?”
      今天吃饭没有分桌,所有人都坐在一起,人挨着人,十分热闹。
      “你这次诗写的什么?”方弛远的诗词不太好,
      方弛林就关心的问了一句。
      “盐,你呢?”
      听了方弛远的话,方弛林笑了,“这就好,我一直担心你没有看到,怕你答错了,我在《正义曰》中看到盐,凌杂,交乱也。米盐,细碎也,形灿然。所以这次应该就是食盐了。”

65.上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