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章 讲述[2/2页]

中元鬼子 天若爱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该能吃饱饭了吧,就答应了。他当时就让我坐好,从包裹里取出了一把小刮刀,为我剃了度。‘去河里照一照,看看当和尚的你是什么样子。他说。我也挺好奇,就到河边照了照,唉,还是那个脸色,甚至,比过去还不如了。过去,头发还能盖一盖我的脸,现在头发没了,全漏出来,更吓人了。还不如不剃。我正闷闷不乐,和尚来了,说‘你一定觉得,还不如以前,但是为师要告诉你,你是什么,就是什么,好、不好,这都是你,况且,何谓好,又何谓不好呢。你要是连自己都厌恶自己,又如何让别人不厌恶你呢?要想救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我当时懵懵懂懂,虽不明白,但觉得,也许、也许他说的有些道理。我点点头,他很高兴,就带着我走了。”
      他又停顿了下,可能是清缕一下思绪,“走出树林的时候,我有一种,新生的感觉。我觉得,我不是过去的那个我了,那个我,已经在林子里死掉了,我,是新的我。走进城里,很多过去认识我的人,都吃惊地看着我。他们的目光中,有很多、很多的意思,但我不在乎,我不在乎他们的眼光了,我跟在师父的后面,昂首挺胸地走着。师父回头笑着对我说,‘你也不用太趾高气昂,和尚和尚,以和为尚,还是要谦逊一些的。走街串巷,师父敲门化缘,他虽然消瘦,但慈眉善目的,对谁都笑,化缘并不难。我还记得,那一天,我第一次,吃了一个完整的、干净的、没有发霉的大馒头。师父给我的,那馒头真的好吃,面很软,却很劲道,我大口大口地吃,师父就看着我笑,递给我一个钵,说,‘喝口水,别噎着。那个钵盂里的水,也就是打的井水,但却那么甜。我就问他,‘师父,为什么这井水到了钵盂里,变甜了?您这个是宝物吧。他大笑,‘这就是钵盂,这就是井水,变甜了的不是水,是你的心情。”
      他低头,不知是不是回想起那一幕,在笑,他背对着我,我看不到,但我想,可能会是。
      他接着说,“那时我也还是不懂,这些师父教导我的话,只觉得他说话有意思,每句话里,似乎都有些什么。从那天起,我就跟着师父修行。他没有自己的庙宇,居无定所,四处游方,走到哪里,化缘到哪里。最开始的一年,他什么也没教我,就是带着我游方,我们从北往南走,每天上午行路,中午一餐,下午,他就带着我去个僻静的地方,禅坐,他一坐就是整整一下午,我没事,也跟着他坐着,但我不知怎么禅坐,反正就是学他,盘腿坐着,做累了,我就躺会儿,晚上,我们就在破庙、树林里睡觉。那真是,无忧无虑的生活啊。到了第二年,依旧是这样,不同的是,他每次打坐之后,都会教我佛法,为我讲经,说,佛法里,自有解脱的法门。我起初听不懂,后来,似乎懂了一些,再后来,似乎又不懂了,他说没事,自有懂得那一天。”
      他又深吸了两口气,“我也曾经问过他,为什么我的样子,和别人不一样。我知道,我这个师父,虽然不是名刹古寺的大和尚,虽然他穿的僧袍很旧、有很多补丁,但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但每次我问他,他都笑而不语,被我逼问的急了,他就说,‘别急,到了你知道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
      我有点小着急,恨不得马上知道他为什么如此“特别”,但他此时仿佛已陷入了回忆中,缓缓说道,“他这样带着我游方,又走了两年多,然后,在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停了下来。那里简直是个世外桃源,方圆百里都无人家。师父说,这里清静,适合修行,咱们就在此住下吧。我们自己搭建了一座茅草屋,那山中多的是各种果树,一年四季如春,只管采来吃了。每天师父就教我佛法,教我禅坐。那样的日子,没有烦恼、没有纷扰,真是……无忧无虑……”
      他神向往之,“不过,这样的好日子,也总有到头的一天,那天,师父对我说,他与他的师父,十数年前有个约定,他要离开此处,去寻他。我说,我要一起去,他说,不行,说这处好山水,乃是我修行的宝地,要我在此地静修,待他完了事情,会再回来。我笃信他,便独自在山里修行……”
      “唉,”他叹了一口气,“谁知道,师父这一去,便一直不回来,直到……三年之后,我在茅草屋的房梁之上,发现了,他留给我的一封信。”
      (本章完)

第19章 讲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