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笋子也堆了四个了,陶醇蹲着把竹衣剥了,一看前面又发现几根笋子,他们要过去挖,连忙阻止道:“够了够了,再多要拿不下了!”
      俩人把手底下的那颗挖了,剥掉笋壳抱在怀里,又接过陶醇手里的笋子分了抱着,一起往回走。
      走到陈不醉身边,周苗惊叹了一声:“老大你厉害啊,这会儿功夫就挖了这么多,是有啥绝招吗?”
      陶醇笑道:“这不算啥,春笋都冒头了,只要眼尖心细,就可以看到。以前我跟着爷爷挖冬笋,就算笋子都埋在土里,爷爷也能根据竹鞭走势找到笋子的位置!”
      陈不醉倒是没挖过冬笋,他淡淡一笑:“这么好找要啥绝招?眼神好就行了!”
      四个人各抱着一堆竹笋出了竹林,陶醇小心翼翼地下坡,竹山和马路之间有个一米多高的坎,坎下有一条排水用的小泥沟,跳下来没什么难度,不过怀里的笋要是掉泥沟里了就不好了。正犹豫间,陈不醉大长腿一跨就下了坡坎,然后手里的竹笋往畚箕里一扔,朝着陶醇张开手臂。
      陶醇一愣,却没有迟疑,红着脸直接扑到了他怀里。
      周苗当即吹了个口哨,不过没敢说什么。
      已经下来的陶醇接过他们怀里的竹笋,俩人便轻易地蹦到了马路上。
      带着工具满载而归的几人慢悠悠闲聊着走回家,放好东西喝了些水,陶醇笑道:“今晚不用自己做饭了,我家新房子封顶,可以过去吃大餐!”
      周苗昨天都惦记着这件事,今天忙活了一天,本来已经累惨了,这会又来了精神,兴奋地叽叽喳喳问这问那。
      之前选定的吉时是五点半,所以也不急,五点的时候几人才散步到了陶然溪老家,陶醇一路打招呼塞烟才挤进去人堆。
      看到陶醇工人们都笑着打趣:“小老板啊,怎么自家盖房子你也这么不上心啊?”
      “是啊,封顶都要掐着点过来!”
      “这点也掐得好,不早不晚恰到好处!”
      陶醇连忙笑道:“我信任师傅们,才没天天过来指手画脚啊!”又说了几句吉祥话讨饶,一人散了一根烟,才被大伙放过。
      到了吉时,付工头拿来一吊鞭炮点燃,然后将噼里啪啦的鞭炮扔到搭好的房屋架子里,寓意着“消灾免祸,驱除邪祟”。
      鞭炮声在山间回响了一阵就没了,因为放的是一吊一百响的小鞭。毕竟现在全清河都在禁鞭,虽然偏远山区民不举官不究,但还是低调一点还是比较好。
      本来邻居们已经在稻场中间围了一大群,鞭炮一放,有些不知道的或者忘记这件事情的也都过来了,
      特别是那些最爱凑热闹的小娃子,一个个大叫着疯跑过来,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往里挤,等着第一时间抢糖果。
      五点半,付工头上去顶梁祭酒,执着酒杯微微倾斜着转了一圈,任酒液流落地面,嘴里还念叨着吉祥话,具体的话因为隔太远,人声又嘈杂,陶醇没听清,不过他知道目的是敬先人,敬鬼神。
      这时李婶挤了过来,递给陶醇一个箩筐,吩咐了几句,把他推到新屋里面。
      陶醇傻乎乎地捧着圆箩筐站在中央,就见付工头从身边的拿了些东西用红布包好,说着好话扔到了箩筐里,这个程序叫做“接包”,寓意是主人接住财宝,大富大贵。
      陶醇接完抱着箩筐溜到旁边,大工们齐齐说着吉祥话,抓了糖果、花生、硬币抛向四周,围着新房看热闹的男女老少们纷纷勾腰伏地去抢。
      大人们倒不是缺这几个吃的,意思意思捡了一些,主要是图个喜庆,小孩子们则兴奋莫名,大叫着钻来钻去寻找散落的糖果,场面一时极为热闹,充满了欢声和笑语。
      陶醇一瞅,人堆里和小孩子一起抢糖果的,居然还夹着一个高个汉子,仔细一看,那不是小周吗?这家伙也真是小孩脾性。
      又过了半晌,糖果抛洒完了,吉利话也说完了,邻居们意犹未尽的吃着糖散开,小孩子们也都被各自的家长领到了身边带走。
      曲终人未散,一些关系亲近的邻居和大工小工们围过来又一次对陶醇道喜,陶醇笑着招呼大家去李家赴宴。
      李婶早在家里准备好了满满三桌子菜,堂屋餐厅都摆满了。陶醇身为主人,和付工头并几个大工坐在一起,三爷胡叔作陪,你来我往地干杯敬酒,推杯换盏被灌得晕晕乎乎。
      觥筹交错之间,他瞟到邻桌注视着他的陈不醉,目光相对,都明白了彼此心中的遗憾。
      就算关系再亲密,俩人也不能光明正大的坐在一起,作为主人共同接受别人的道喜。

50.第 50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