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这里已经是松木岭乡的范围,而陶醇的家乡陶然村,就隶属于松木岭。
      等到山坡中间出现一条两车宽的水泥路时,陶醇一打方向盘,直接爬了上去。
      沿着水泥路一路往上,两边是种满茶树的梯田,更远处是一座座蓊蓊郁郁的山坡。清河市是丘陵地区,山不高,上面种满了松树,还有的被勤劳的村民开发出一块块梯田,层层叠叠的种着茶树。
      清河县盛产柑橘茶叶。尤其茶叶,因为清河县土地属于富硒土壤,出产的清河富硒茶在全国也有一点小名气。
      爬过几道山陵,小白车猛地顺着马路往下冲去。
      这个坡几乎是七十度陡然往下,以前走路还不觉得,这回亲自开车走这个坡,感受到坡度的陡峭,陶醇忍不住为自己的莽撞捏了把冷汗。
      抄近路要不得,下次还是绕路从村口走好了。
      冲下山坡,放眼望去就是一大片谷地。
      这片山谷被群山包围,中间淌过一条小溪,溪水潺潺流动,犹如一条玉带。小溪两边铺陈着金灿灿的油菜花田,青色的田埂将金色花田切割成大大小小高低不一的方块。
      油菜花田最边上,则蜿蜒着两条灰色水泥路,将肥沃的溪谷包围在中间。灰色的道路偶尔会分出一条岔道往上爬,每一条岔道尽头,都坐落着一座两三层的小楼。
      整个溪谷里,沿着山势散乱分布着四十来户人家,各自以山丘,果林,菜地间隔,站在门口,只遥遥望见溪流对面的房子,两旁的邻居,则是但闻鸡犬声,不见屋舍人。
      陶醇的目的地,就是其中一户人家。
      驱车行驶在田边,可以清晰的看到有些房子门口的院坝上站着眼熟的身影在往下张望。偶尔也有在田间劳作的村民直起腰来看上一眼,约莫是在揣测是哪家的客人来走亲戚。
      顺着水泥路一路往前开,边上的油菜花开的正盛,引来不少蜜蜂蝴蝶蹁跹其中。开了五六分钟后,陶醇沿着一条分岔的水泥路斜斜往上爬上了一个小土坡,坡顶的那栋外面贴着白瓷砖的二层小楼,便是陶醇和姥爷的小家了。
      陶醇把车停在门口的稻场上,翻出钥匙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大门。
      姥爷过世后,陶醇每年清明都有回来扫墓,就今年陪同蒋睿出去踏青旅游没回老家。没想到出去玩游玩回来就分手了,更没想到的是,自己居然会辞职回家打算永久定居了。
      一年不回,地面上桌椅柜子各种摆设上都满是灰尘。墙角潮湿发黄,墙皮好些地方走硝,掉落了一堆堆灰块,漏着满是白屑的红砖。
      这收拾起来也是大工程啊,最关键的是,这房子太老旧了,爷爷二十年前建造的呢,只比陶醇小几岁。
      陶醇想着,得抽空把屋子推翻重建了,可是又有些发愁,身上攒的二十来万款子,好像不怎么够呀。
      算了,以后再考虑,有小黑球,还怕挣不来钱嘛?
      想到这里,陶醇心念一动,跑车里拿出路上喝剩的半桶纯净水,拧开盖子倒空,然后瓶口对准右手食指,开始观想小黑球。
      这一想可是把陶醇惊了一下,小黑球浮现后,指尖居然涌出了瓶口粗的水流,差点没把水瓶子给冲倒咯。陶醇连忙左手把瓶子扶正,右手对准了重新观想。不到一分钟,那瓶子就给装满了。
      这可是某泉的4升的大瓶啊,怎么这么快就装满了?
      陶醇一回忆,不对啊,前些天观想时水流才只筷子粗呢,怎么一下子提升了七八倍?都比得上自己用精神力推动小黑球凝聚的速度了。
      突然灵光一闪,刚刚观想时,小黑球的光芒倒是没什么变化,依然很黯淡,但就是可以清楚的感觉到,抽出来的“灵气”变多了。
      这个对比,换种说法,不就是在沙漠里凝结水元素和在湖海边凝结水元素的区别吗?
      陶醇有些忍不住有些开心,自己的家乡虽然不如东湖繁华,但是明显环境好很多啊,看小黑球凝聚灵液,就知道家乡的灵气含量是东湖的好几倍呢。
      也是,清河市虽然工业不发达,在省内没什么地位。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不发达,没有遭受工业污染,才有依然天蓝水清的好环境啊!

108.吸管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