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安排了酒厂的任务,对商人的订单也是减少了一些。
既然是狗皇帝要的酒,也容不得商量。
赶在公主返回定县前,必须存够许多好酒才行。
训完话,徐子凡叫住王小二,问道:
“公主带走那十几坛好酒,有没有给钱?”
“给了钱的,大人。”王小二躬身道:
“他们给出了比市价更多的银子。咱们这一坛十斤的酒,平日也只卖六百文。而那个公公给出了八百文的高价!”
“竟有这事?”徐子凡抬起头,皱着眉头回忆起来。
他们这是要弄啥?
百思不得其解。
这些古人,思考问题刁钻得紧,看来其中必有缘由。
……
军营。
“徐”字大旗迎着寒风飘舞。
训练场上,士兵每一百五十人分成一个小队,由一名“连长”指挥。
没错,古代那些什长、伍长,早被徐子凡尽数去除了。
取而代之的,是极其现代化的编制。
因为“鸟铳”的命中率不高,士兵们必须站成一排,集中火力射击。
而每一排,由五十名士兵组成,由一名“排长”站在队列最左边指挥。
三排士兵便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战斗单位。
在连长的指挥下,分批进行射击。
这种战术,更加类似于近代欧洲的“线列步兵”战术。
后来萧白对这种战术提出来质疑。
他认为手持鸟铳的士兵无力抵御大批重骑兵的冲锋。
徐子凡压根就没上过战场,他并不知道骑兵冲阵的威力。
为了验证各自的想法,他们还在练兵场上举行过一场小小的演习。
徐子凡亲自指挥一个连的火枪兵,对阵萧白指挥的八十个轻骑兵。
当然,铅弹被换成了泥丸。
演习一开始,徐子凡就指挥士兵列阵以待。
而萧白带领骑兵,从一千米外前进。
骑兵前进到离火枪兵一百米的时候,忽然分散开来,一边迂回,一边极速冲向火枪兵。
弄得徐子凡摆了半天的方阵不断调换方向。
等骑兵迂回到近二十米左右时,他们忽然聚拢起来,高高扬起长枪冲向火枪兵。
火枪兵还没打完一轮子弹,骑兵就已经擦着火枪兵的边冲了过去。
徐子凡一屁股坐在地上,这特么太快了。
区区八十余骑,冲锋起来,也是沙尘遮天蔽日。
瞄准?来不及,骑兵太快了。
都是快速移动靶。
虽然也能射倒一些骑兵,但阵型终究还是会被骑兵冲散。
徐子凡静下心来,只好向萧白请教。
萧白提出,在火枪兵中,混一些长枪兵,可以抵御骑兵。
众所周知,长枪兵克骑兵。
事实也真的如此。
萧白对提议,让徐子凡又有了新的主意。
改进“鸟铳”!
加长鸟铳的枪管,然后在枪管上,配备长长的刺刀。
前几批鸟铳,全枪长度不足五尺。
改进后,加上刺刀的长度,整支枪的长度,达到了七尺以上。
把枪直立在地面上,比金武的个儿还高出一大截。
萧白望着明晃晃的刺刀,惊骇道:
“哥哥真乃神人也!”
第64章 哥哥真乃神人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