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吆喝一声,马车踏雪跑了起了。
少时回到了军营。
但见锦旗飘扬,兵马罗列在平整的演武场上。
大型的运货马车,临时加装了顶棚,改成了运兵车。
都是两匹马并排拉动的马车。
一共有二百六十辆。
二百辆马车运兵,五十两马车拉着粮草。
另外十辆马车上,装着火药和辎重。
车尾分别牵引着一门,加装了木制车轮的黑铁大炮。
斥候早在昨天就轻装出发了。
徐子凡站在演武场中央,身旁立着萧白萧团长。
他们听取了三个营长的汇报。
一营长金武,二营长焦洪,三营长吴林。
他们都是柳家军出身,忠诚可靠。
后两位营长,前文没有出场,后文自有交代。
这次出征的共有一千八百多人,分为三个营和一个炮兵连。
主力是鸟铳兵,五十人为一排,一百五十人为一连。
三个连为一个营,一个营却有五百人。
因为除了战士,每个营还有五十人的伙夫和杂兵。
一个营有九排鸟铳兵,能连绵不断的输出火力,完全可以独挡一面。
三个营构成了一个团,鸟铳团有一千五百人。
另外,出征的部队中还有二百名十分精锐的长枪兵。
精锐到什么程度?
徐子凡认为是历史之最。
长枪兵配备优质钢打造的盔甲,和一丈半长的钢枪。
虽然机动性差,但他们本就是用来防御骑兵的重装部队。
这些亮晶晶的钢甲,比起靖国的黑铁甲,不知坚固了多少倍。
为了抵御骑兵对鸟铳兵的冲击,徐子凡不仅给鸟铳加装了长长的刺刀,还专门训练了这支特别的长枪兵。
战阵摆开后,三个营的鸟铳兵前面,排列的便是五十名全甲长枪兵。
他们不仅可以抵御骑兵,还能充当盾牌。
因为弓箭压根就破不了他们的全装重甲。
还剩五十名长枪兵,专门用来保护炮兵。
徐子凡的设想是,三个营的鸟铳兵分列成左、中、右三军。
而由一百人组成的炮兵部队,居于大部队的中央靠后。
这些操控大炮的士兵需要灵活的身手,所以他们连轻甲也没有穿,也只配备了一把钢刀,很难抵御骑兵突击。
必须有长枪兵的保护。
虽然骑兵很难突破防御如此严密的军阵,但为了以防万一,徐子凡还是拉了两车铁丝网。
他带的士兵人数不多,万一遭到大批敌人的包围,这些铁丝网还是能起很大的作用。
部队启程了,浩浩荡荡。
所有士兵全部坐着马车行军,大大提高了行军的速度。
当然,二百多辆双马牵动的马车,几乎掏光了徐子凡的积蓄。
作院和酒厂的健壮马匹几乎被全部征用。
留下的只有一些老马、骡子和驴。
为了打这一仗,作院和酒厂的损失不小。
好在京城来的工匠很多,又有大量的银钱。
他们又可以去其他地方购买马匹,扩建厂房。
又可以在本地招收大量的工人……
这些事项,徐子凡只是简单安排了一下,自有王铁锤和王小二操心。
大军开拔,一路迎着风雪北上。
马嘶长鸣……
第78章 出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