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8章六骏仙音烛[1/2页]

大唐第一祸害 一曲未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父皇,当时就是这位王侍郎,力劝孩儿从南方购买荔枝果树。”
      “而且当时儿臣还特意询问过王侍郎多次,那南方的果树移植过来,会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而他当时则是拍着胸膛向儿臣保证!说我们长安附近无论是水土养分,还是气候温度,都十分适合荔枝树生长。”
      “也正是有了这王侍郎的再三保证,儿臣那时候才会铸下大错。”
      说到这里,小家伙是突然眉头一紧,直接作出了一副痛心疾首的小样。
      “唉~如今再想想看——两件事都因这位王侍郎而起。父皇——这不得不让儿臣怀疑,怀疑这王侍郎分明就是蓄谋已久,有心陷害!”
      足足围绕着王仁可转了五六圈,小家伙终于将旧账翻完。
      而听了小家伙的一番分析之后,李二陛下也是似乎想到了什么,双眼微米的同时,更是连连颔首认同。
      “陛下!绝无此事!还请陛下相信微臣,臣从未向太子保证过什么!”
      看到这父子俩一唱一和,王仁可心头就是阵的慌乱。
      如果只是这花灯一事,最多也就论罪渎职而已。
      可若真的让李承乾把那果树一事的罪名给他坐实——其后果还真就不是他可以想像的。
      “陛下,太子所言完全是无中生有啊!”
      “当时荔枝树一事,微臣也只是顺嘴一提,之后便于此时再无瓜葛。还请陛下明鉴!”
      王仁可半真半假的反驳道。
      要说当时的事情还真就是无证可查。
      首先,王仁可是真的没有保证过什么,而且那时候的小家伙,也更没有再三询问过什么。
      但,力劝李承乾移植果树的这件事,倒是确实存在。
      只是此时提及,一无人证,二无物证。
      王仁可还就不相信了,这么多双眼睛看着那,李二还真就能凭着一个黄口小儿的胡言乱语,就给他这名四品大员定罪。
      “陛下,臣认为,王侍郎所言不无道理。”
      李二还在分析王仁可的言语,却不想那侍中王?,竟突然从人群之中站了出来。
      “花灯一事,王侍郎却有失察渎职之嫌,这一点臣也认为,该罚!而且事关太子,更应从严发落。”
      “哪怕是将他降职留用,扣罚三年俸禄,臣也认为不足为过!”
      “可是——如果要引起牵扯一年前的果树事件——陛下,臣却是觉得,王侍郎,很可能是被冤枉的。”
      “甚至更有可能——还是太子故意报复。”
      “当然——臣说的只是可能,并非定论,还请陛下圣裁!”
      王?的出现,无疑不是把一缕曙光照在了王仁可的头顶。
      王?与王仁可都是太原王氏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别看王仁可要比王?的官职低上不少。
      但在王氏家族中,王仁可的地位可是要高于王?很多的。
      也正是因此,本不该在这种场合下开口的王?,还是决定——“挺身而出!”
      “陛下,王侍中说的没错啊!一定是因为臣损坏了那些花灯。太子这才怀恨在心,对臣加以报复。还望陛下明察啊!”
      “两位王大人还真是好口才啊,三言两语之下,竟将本宫这受害者,说成了心存报复之人——本宫还真是佩服的紧!”
      如果只是一个王仁可,李承乾对付起来还真就游刃有余。
      可是突然又冒出来一个王?——。
      历史上这王?虽然并不是什么阴险狡诈之辈。
      但却也是诡计多端。
      不算之前那个小家伙留下来的记忆,单凭李承乾这段时间对时局的了解——
      整个王氏,乃至那五姓家族对他展开的攻击,背后无一不是隐藏着他的身影。
      “王侍中——请你回答一下,一年前的本宫,年纪多大?”
      压力山大之下,李承乾也不得不再次利用起自己的年龄优势。
      “嗯——贞观二年初,太子应该是——八岁正。”
      “那好,本宫再问你。你王侍中天资聪慧,才干过人。可你七八岁的时候是否懂得,什么叫做水土养分,什么又是气候湿度。”
      “这——这——这自然不懂!”
      王?脸色略苦,支支吾吾了半天。
      古今中外,天才儿童虽然不算是遍地开花般,但总的来说也是屡见不鲜。
      不过任何一个时代,哪怕是一千多年后,要让一名八岁的小屁孩——不!不用八岁,就算是李承乾如今的年龄,九岁。
      让一个九岁的小屁孩去搞懂什么叫做水土养分,什么又是气候湿度,那无疑就是天方夜谭。
      当然!李承乾这也是在胡说八道。
      八岁的小屁孩自然不懂这些。
      可他是谁啊?他可是盯着光环的穿越者。
      不过那……他这道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你不是欺负我小孩不懂事吗?
      好啊!那咱就用这个不懂事作为由头,直接抽出一记响亮的巴掌。
      “可是——太子,就算当时有人给你讲过这番话,但那也可以是他人,而并非王侍郎,你说对吗?”
      王?就是王?!李二的侍中,李泰的老师,人家可不是白当的。
      巧言令色、颠倒是非的本事,那是绝不比李承乾差的。
      “哦~是吗?王侍中到是挺会联想的。”
      “那好,本宫再问你,运送那些荔枝树的车马,当时可都有出入记载吧?”
      “如果本宫没记错的话,那些马车都是由礼部提供。动用如此数量的马车,礼部能够做此决定之人,除了王侍郎,就只有儿臣的皇叔——”
      “臭小子,你在敢胡说八道,看老子不打烂你的屁股!”
      还未等李承乾把话讲完,八丈开外的河间王李孝恭,已经是对着他吹胡子瞪眼了。
      贞观初年,河间郡王李孝恭,升任礼部尚书。
      说来也巧,移植果树之事,还真就是李孝恭上任礼部尚书时发生的事情。
      要不是平日里李孝恭一向疼爱这些皇室子弟,说不定这件事还真就有人会怀疑到他的头上。
      “呃——皇叔请见谅,侄儿这也是就事论事,顺嘴提到了您。”
      小屁孩是赶紧点头哈腰,一阵赔礼道歉。
      “陛下!这小子,可真有点欠打了。哼!”
      李孝恭撇了撇嘴,对着李二告起了刁状。
      “陛下,太子所诉,完全就是子虚乌有,哪怕当时运送荔枝树的马车——”
      “哦~我好像想起来了!”
      就在王?还要极力狡辩的同时,小屁孩突然一惊一乍的跳了起来。
      “父皇,儿臣记得,当时的王侍中,似乎——好象也在礼部任要职。”
      “莫非是儿臣搞错了,当时向本宫力建荔枝果树的是王侍中,而不是王侍郎?”
      面对李二,李承乾露出了一副认真至极的表情。
      而这极为认真的表情,看在王?眼里,这是气的他额头青筋一阵阵的爆豆。
      “你——你——太子,你休要污蔑本官。”
      贞观元年年底,大唐全国州县即将以道划分。
      当时礼部、礼部、户部,都有参与规划此事。
      而王?作为李二身边的第一幕僚,便被临时调任礼部协助工作。
      当时他在礼部的职权范围,那可是仅次于河间王李孝恭的。
      所以,小家伙此时将矛头直接指向王?,倒也绝不是无的放矢。
      “你说本宫污蔑你——哼!”
      “好啊,那你倒是给本宫说说看,当时在背后设计本宫的那个混蛋,到底是谁?!”
      小家伙是气场全开,声音霸道程度足以让这王?彻底无语。
      “这——”
      是啊?当时到底是谁在给小家伙挖坑啊!
  &nb

第108章六骏仙音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