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3章 东市放生池[1/2页]

大唐第一祸害 一曲未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陛下,杨家主此话虽然有不敬之嫌。但他的话……您最好是认真的品味一番。”
      “如今渭河都已出现了干涸的先兆,再这样下去的话,我关中地区,恐怕真的要饿殍遍地了。”
      “是啊陛下,想想贞观二年的灾荒,单是我们京城一处,可就聚集了上万的流民!”
      韦贵妃话落,韦烩也是立即上前,躬身附和。
      “高明……你看这……”
      一连串的威胁下,李二是真的有点慌了。
      不过他倒也不是全无底气。
      毕竟南村是个什么情况,他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数的。
      与其被这些世家要挟,还真就不如先看看自家这大小子,是否有什么应对的良策。
      只不过,还没等小家伙开口,纱帘之后的韦贵妃已经再次抢先说话了。
      “陛下,旱灾一至,关中百姓危以。您怎么可能还要由他一个孩子胡来。”
      “一旦渭水也出现问题,那我关中五百万百姓,可真的就再无活路了。”
      距离火锅烧烤宴已经过去了七八天,这韦贵妃那也是使劲了浑身解数,各种姿势空前解锁。这才与李二陛下的关系恢复如初。
      而且这韦贵妃也是相当懂得拿捏重点。
      一句关中五百万百姓,说的李二是彻底的方寸大乱。
      “高明,如今的常平仓……已经空了。”
      “若是想让关中百姓平稳度过这次旱灾,朝廷至少需要粮食……一千万石。”
      一千万石四个字出口,李二就好像瞬间老了十岁。
      确实啊!一千万石的粮食对于贞观初年的大唐来讲,还真不是堪比天文数字。
      如果是风调雨顺的年景,大唐的常平仓确实可以积攒下千万石的粮食。
      可是……自从贞观元年开始,大唐境内几乎是天灾人祸不断。
      哪怕他李二再怎么节省开支,甚至大冬天里,他跟长孙皇后只拿那大萝卜当青菜吃。
      可即使是这样,贞观五年的赈灾粮,还是空了。
      “高明……”
      李二再次意味深长的叫了一声小家伙。
      而这其中的意思也是在明了不过。
      朕也想帮你收拾这帮贪得无厌的家伙!
      朕也想与这些世家硬钢!
      朕更想为你这小祸害撑腰!
      可是朕还要顾忌天下,还要担忧那五百万的关中百姓。
      “太子殿下,不是我等世家胁迫你什么?我等其实也是相当为难,毕竟我们世家的族人,同样要应对旱灾啊!”
      “当然,如果您肯拿出部分银号的股份,我等回去之后,也有理由说服族人,让他们拿出粮食赈灾。”
      “而你这边不仅没有任何损失,还可以平添我等这些盟友。”
      “殿下,本可以极大欢喜的局面,你为何非要逆驰而行哪?”
      “是啊太子殿下,这股份给谁都是一样。给了我等,几百万石的粮食到不敢去说。”
      “可一两百万石,我等还是凑的出来的。”
      哼!
      面对这一张张无耻到了极点的面孔,李承乾是再次发出了一声冷哼。
      “父皇!儿臣的马车就在外面。”
      “如果父皇有空闲的话,还请与儿臣去一趟东市的放生池。”
      “去东市的……放生池?”
      坐在龙椅上的李二陛下还在疑惑,自家这大子不赶紧处理正事,去那放生池做甚。
      却不想,那纱帘之后的韦贵妃,竟突然发出了一声冷哼。
      哼!
      “天灾降至,这个时候太子才想起来去那放生池祈福放生……难道……你就不觉得这个时间,太晚了些吗?”
      “呦~本宫倒是把你给忘了。如果韦妃愿意,倒也可以一同前往。”
      “届时本宫定让你看看,什么叫做为时未晚!”
      “你……”
      韦?,大唐后宫的第二号人物。
      身为贵妃,却接二连三的被李承乾称为韦妃。
      性情高傲的她,在这一刻也算是忍无可忍。
      “好!那本宫就随你走这一趟!”
      “本宫倒是要看看,你这大唐太子,是怎么为关中百姓祈福的!”
      说话间

第523章 东市放生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