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用战刀,重骑兵大刀类型。关羽手拿此宝刀身经百战,所向披靡。
      新亭侯,汉末名将张飞初拜为新亭侯时,命铁匠取炼赤珠山铁,打造成一刀,随身佩带。后关羽战死,张飞为报兄仇出征东吴,出兵前酒后鞭打士卒,部将不堪忍受,趁夜晚潜入张飞营帐,用新亭候斩下张飞首级,连夜叛逃东吴。
      寒月刀,又称为寒月刃,为战国末年赵国徐夫人的名刃,形若新月,寒气四射。后燕国皇室花重金购买,交由宫廷匠师反复淬炼之后,终于成为一把见血封喉的毒刀,其强度也得到大幅提升,足以斩断当时的秦王佩剑——干将莫邪。燕国刺客荆柯携寒月刃刺杀秦王,失败被杀,后寒月刃不知下落。
      庖丁菜刀,古代名厨庖丁所用菜刀,是用不知何处得来的看似普通的铁刃和一把木柄制成。外人都说庖丁技术高超,即便用之解牛也是“游刃有余”,所以经久不坏,数十年不磨依然刃口如新。
      接下来就是十大名剑了。
      轩辕剑,又名轩辕夏禹剑。它是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
      湛卢剑,它是一把剑,更是一只眼睛。这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让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锋利,而是它的宽厚和慈祥。春秋时期著名的铸剑师欧冶子,我家的老祖宗,铁匠人的祖师爷在铸成此剑时,不禁抚剑泪落,因为终于圆了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之剑的毕生梦想。
      赤霄剑,为汉高祖刘邦斩白蛇所用之剑。剑身仿秦剑,刻有花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宝剑,颇具历史价值。“斩白蛇、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指的就是这把剑。
      泰阿剑。泰阿,亦作“太阿”。《史记·李斯列传》上说:“服泰阿之剑,乘纤离之马。”泰阿剑为欧冶子祖师爷和其徒弟干将所铸。
      七星龙渊剑。由欧冶子祖师爷和其徒弟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缥缈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
      干将、莫邪剑。干将、干将,春秋时吴国人,曾为吴王造剑。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宝剑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邪。干将将雌剑献与楚王,雄剑传给其子,干将被楚王所杀。其子眉间尺长成,终于为父报仇。
      鱼肠剑。之所以取名鱼肠,是因为该剑细短柔软,可入鱼腹。另一说则谓,剑之文理屈襞蟠曲若鱼肠。
      纯钧剑。越王勾践派人去找薛烛来相剑,勾践叫人取来了毫曹和巨阙两把宝剑,薛烛看不入眼。勾践又叫侍从率领几百人护送一把宝剑前来,说:“有人要用千匹骏马三处富乡两座大城换这把宝剑,你看行吗?”薛烛连忙道:“不能换。此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勾践频频点头:“说得有理,既是无价之宝,我就永远珍藏吧。
      承影剑。承影剑为春秋时卫人孔周所藏。《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二曰承影,味爽之交,日夕昏有之际,北面察之,淡炎焉若有物存,莫有其状。其触物也,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见。”意思是说:在清晨天将亮的时候,或傍晚天将暗的时候,面向北观察它,淡淡地似乎有件东西存在着,但看不清它的形状。它触碰到物体,清清楚楚有点声音,它从体内经过,却不觉得疼痛。”
      父亲喝了一口水后,接着说:“刀剑的境界其实就是人的境界,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打造出什么样的刀剑。湛卢这把剑,是祖师爷铸出的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这把剑的特质其实就是他老人家的特质啊,也是他期待后人能够继承的品格。你祖父做到了!利诱、胁迫、威胁、死亡,都不能改变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大义!不卖国求荣、忍辱负重、宽厚仁慈、精益求精。儿啊,这是我欧阳世家的家德,你能做到吗?”
      “当然能,爹,请您放心。我会好好读书,不怕万难地跟着您学习。”
      事后回想起来,父亲希望我做一个品格高尚的铁匠人,忍辱负重的中国人!
      我,心中有着更高远的打算:“以后的日子,坦途也罢,荆棘铺路也罢,无轮如何,我都要成为家族《刀剑录》的第三十七代传人!一定要超过祖师爷欧冶子,做一个有大“道”行之人,锻造出一把无相心剑!”

第五章 薪火相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