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二章 围城[2/2页]

军临天下 杜青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处。
      不是惊雷!也不是乌云!漫无边际的褐勒骑兵不断涌出天际,就像是一块从天空忽然跌落尘埃的巨大阴云,不甘而又愤怒地在草地上扭动翻腾,咆哮着向安北城直撞过来。
      源源不绝的褐勒骑兵从天际那片殷红的薄雾中冲出,一个个身染淡红血雾的黑点似乎一群群从炼越中踏血而来的恶魔。
      袁士平竟然觉得透不过气来!他见过数万人地厮杀,在近三万顺义军与三千帝国军进行生死一战时;他也见过几万人地怒吼,在鹰回关演武场上的五万帝国军士兵齐声大呼时,这些场面都让他震撼,但并没有让他如此恐惧!
      可现在袁士平恐惧了!透过气来的他就像刚大病了一场,脸色发白,其他的新军士兵也都如此。如果说沉默中的五万步兵组成的方阵能让人压抑到惶恐,那冲刺中的三万骑兵则可以让人恐惧到崩溃,尤其是对袁士平这样的新兵来说。何况,现在冲向安北的褐勒骑兵远远不止三万。
      “他娘的,褐蛮子竟搞出这么大的阵仗。”张维民忽然粗声粗气地大声道。
      这才回过神来的袁士平长长地出了口气,却发现身侧的张维民脸上并没有惊慌之色,只是破为诧异地看着城外的褐勒骑兵。袁士平忽然有些羞愧,连自己名字也不会写的张维民都可以做到临危不惧,显的若无其事;平时自诩腹有诗书,一直标榜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自己却如此惊恐失态,事到临头时反而不如这些粗鲁的军汉镇定。
      这批褐勒骑军在离安北城两里处停下,分左右立成两个方阵,正在安北城的床弩攻击范围之外。
      接着一队又一队的褐勒骑军涌出血雾,出现在袁士平的眼中。后至的褐勒骑军远远的便分成两翼,绕过前面横立的方阵展开,连绵不断的士兵漫延十余里,将安北城四下合围起来。然后各面皆又冲出万人离城两里列阵而待,其余士兵则纷纷下马,不理会安北城地反映安置起营帐来。
      闻讯赶至的杨文卿面色凝重,默然地望着远处喧哗纷乱的褐勒军。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关墙和望楼上纷纷亮起了火把。那几支褐勒骑军也点燃火把,依然横立在城外二里处不进不退。而更远处的天边被灯火映的一片通明,影影绰绰的人影在一座座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帐篷间穿梭,喧闹声十里外的安北城皆可听闻。
      “令第一军第一营今夜协助防守北城。”杨文卿望着远处那一片灯火冷冷地下令。
      袁士平换班后走下关墙时,又回头望了一眼天边,那里依然灯火明亮,纷乱喧嚣。
      在一片交头接耳中回到军营吃饭休息,与许多士兵一样,袁士平一闭上眼,脑海里便浮现出那似血残阳,那连天灯火,久久不能入睡。
      清冽的晓风拂去了残余的睡意,再次集合在演武场里,整顿好装备准备当值的袁士平却发现去的方向不是北城,带队的军官直接领着他们到了西门换防。因为北城是正面对着大草原,很容易成为褐勒军的主攻方向。所以杨文卿昨夜下令让第六军与第一军调换防区,由战力强悍的第一军防守北城,新军士兵防守西城。
      没看见昨夜立在城前的褐勒军阵,袁士平不知道褐勒军昨天夜里究竟来了多少人,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整夜没睡。但远处连绵不断的白色帐篷,似乎一直延伸到天涯尽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这一千古名句,原来不只可以用来形容雪花,城墙上的袁士平发现也可以用来形容褐勒军的营帐,那一座座雪白的毡帐,好像就是一树树临风忽开的梨花。
      数十骑褐勒骑兵在九时许便策马奔向安北城,马上骑士在一箭之地外便纷纷出箭射向城内,然后又退了回去。袁士平的身边也掉落一支,被惊了一下的他顺势望去,却发现箭支没有箭簇,前端绑着一封书信。张维民过来拾起,拿下被绑着的书信跑上望楼送给一早就与赵欣何遂登上望楼的谢连江。
      一直神情严峻的谢连江展开书信,读完后忽然扬扬书信笑了起来:“褐勒人居然也学会什么叫做‘先礼后兵了,劝我等投降呢,嘿嘿。走,去中军大营。赵欣你们注意稳定新兵的情绪。”

第十二章 围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