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大点声,到底是不是?”
“是,是!”兵们扯着嗓子喊。
“那就好,今天晚上谁也别睡了,接着练!”队长狡?得笑着说。
一群兵挨个被教员蒙上眼睛,按着脑袋,左三圈,右三圈的转晕了,摇摇晃晃的带到靶位上,快速射击。不及格,你就接着转。
队长和几个教员对一夜的训练很满意,一群兵东倒西歪相互搀扶的回了宿舍。早饭,大家谁也没吃,都晕着呢!
随着课程的深入,近距离射击训练开始了。近距离射击一般部队很少训练,但作为侦察兵就不行了,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在他们经过的区域里不留活口,因为侦察兵最忌讳别人有机会活着说出有关他们的一切!
精确而快速的射击技能是完成歼敌任务的必要条件,手枪便于携带,冲锋枪枪身短,火力猛,是侦察兵常用的武器。
现代影视剧里,我们常见的是特种兵和警察采用的双眼齐睁,双手持手枪待击的全警戒射击法,全警戒者可以在05-1秒的时间内完成目标识别,瞄准射击,但是最大的缺点是命中率太低,第一反应时间射出的第一颗子弹的命中率通常在四成以下。
张鹏他们练的是本能射击法,也是在双眼齐睁的战斗搜索模式中进行。持枪的手腕自然放松垂下,手臂平举,与视线成一直线,移动搜索时,视线、手臂与枪支一同移动,枪支与手臂保持在水平线略低的下方。这样一来不会遮挡视线,二来射击时最大可能是击中敌人的身体。在紧急情况下,人体的肌肉本能的收缩,手腕和手掌自然用力,使枪管抬起成水平状态,射出的子弹打中心脏,立马‘嗝屁,打不中多半也在身体上撺个窟窿,想让他死,补枪就行了。缺点就是身体不累,胳膊累。
另一种是反应射击法,起源于美国西部牛仔的射击游戏,一个人手掌平举一只酒杯,然后突然撒手,另一个人在酒杯落地前完成掏枪、瞄准、射击等动作,因为酒杯下落的速度太快,不可能有瞄准时间,只能依靠直觉,现在美国西部片里常见的两个快枪手决斗就是这种方法。但是,把这种方法发扬光大的是我军的游击队,因为游击队和敌人狭路相逢的机会太多了,那时我军装备最多的手枪是驳壳枪,弹容量大,可以连发,隐藏起来也容易,许多老队员为了提高拔枪速度,甚至把准星都磨掉,掏枪的同时,枪机在衣服上一蹭,打开保险,枪面成水平,枪口的指向就是弹着点,几乎不用瞄准,眼睛所见,就是目标,反应时间短,射击准确率高。
这种射击法由于具有刺激的竞技性,很快赢得了集训队学员们的喜爱。军队里有个优点也是毛病的传统,就是什么都要比,评比无处不在,各连比,连里各排比,排里各班比,班里兵和兵比,结果比出了问题。
那时部队使用的是‘五四式手枪,这是一种好枪,可是它有个缺点,就是保险装置采用的是‘二次击锤,使用不当,很容易走火。训练时为防止意外,出枪和射击是分开练的,快速出枪训练射击使用的是教练弹,走火也不会伤人。
那天,一排和二排两个兵,比谁出枪快,比了几次,没分出胜负,旁边看热闹的开始扇风点火,嚷着打实弹比环数,输人不输阵,俩人子弹上膛,到了靶位,做好准备,没等喊‘开始,二排的兵古涛的手刚搭到枪套上,“砰”的一声,枪响了,古涛倒在地上。
第二十一章 射击训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