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一一章 商毅的应对计划[2/2页]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于这样的编制,统战部的其他人员都沒有意见,毕竟现全军己经有十个师的编制,如果还按师为高级战斗编制,确实会使指挥权过于分散。稍微有一点出人意料的是,由周少桓一人身兼两个军的军长,不过山东战区离浙江确太远了,既使是有了飞鸽传,也来不及做到极时的指挥,因此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部。而且第五军的人数明显偏少,实际只有半个军。
      因为时间里迫,军部的成员也各兼任以前师级职务,因此人员也不需要重调整,可以说很快就能快完整编,而商毅也开始考虑,南京失守之后,商家军的整体作战安排。
      现清军的战略计划己经十分清楚了,就是山东主守,江淮牵制,主攻长江游。而清军攻占南京之后,一定会集优势兵力,以南京为基地,前来进攻浙江,因此江南地区,恐怕也只能以战略防守为主,并以杭州、苏州两地为防守核心。
      因为杭州是目前商毅集团的行政机构所,绝大部份士兵的家属,还有重要的工厂、学校、对外港口都设立杭州附近,因此杭州绝不容有失的。而苏州是商毅集团除了杭州以外,江南的重要城市,主要的出口商品丝绸,几乎都是苏州生产,同时苏州还足连结着江北地区,和控制长江入海口的重要战略位置,因此苏州无论如何也一定要保住。
      当然一味的防守显然不是策,什么死守城池,也从来都不是商毅所考虑的战斗方式,既使是战略防守,也一定是要守带攻。因为商毅的战术指导思想,防守只不过是为了反击而做的准备工作。因此商毅很快就开始考虑,如何向清军发动反击。
      虽然清军夺取了南京之后,确实占据了战略主动权,但由于这一次南侵清廷本身就十分免强,而且战线拉得太长,因此商家军的反击点依然很多。
      首先南京就是清军的一个大弱点,因为南京城本身过于庞大,而且又滨临长江,因此想要完全守住,则需要水陆两线都布置大量的兵力,另一时空里的十余年后,郑成功就利用自己的水优势,从长江入海口发动对南京的突然进攻,一度打得清军十分被动,如果不是当时郑成功优柔寡断,一再错过战机,这一战就可以攻下南京了。
      但这个战术角度来说,这无疑一个极好的从水突袭南京战例,商毅完全可以学习使用,而且和那个时候的郑成功相比,商毅的海实力,则要胜一筹,同时还控制着长江入海口,而郑成功所犯的错误,商毅自信自己决不会再犯。
      另外江北、山东两个战区,清军的兵力都较为簿弱,由其是山东,管清军有近七万大军驻守,但基本都是杂牌军,战斗力并不强,而且这两个战区也己经被连成一片,因此完全可以集兵力,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比如商毅一直念念不忘的徐州,或者是济南、兖州等地主动向清军发动进攻,打几个胜仗,歼灭一部份清军,也能移牵制清军江南的兵力。
      同时商毅还有一个大胆的支划,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充伤发挥商家军海军的绝对优势,就像去年救援北京一样,从海发动突然袭击,而这一次商毅攻击的首要目标可就不是北京了,而且是清廷的真正老剿盛京,也就是后世的沈阳。
      管清廷己经入主北京,但毕竟时间不长,盛京满人的心目,依然还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淸廷历代先君,还有爱觉罗氏先祖的陵寝,也都建盛京。因此一但盛京遭到袭击,对清廷精神和心里的打击将会是十分沉重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而且现清廷的主要力量都已经迁到了关内,关外的守备十分空虚,当然以这个时代的战略观念来说,关外己是淸廷绝对的大后方,也沒有必要留下过多的兵力防守,只不过谁也不会去想到,来自海的敌人的威胁。因此突势盛京的成功性非常大。同时也会迫使清廷不得不抽调大量的兵力,回援关外,并且勃海沿海地区都要布置足够的兵力驻守,当然这样一来,南方的压力也就能够大大减轻了。
      而由于有突袭北京的成功战例,统战部也对商毅的袭击盛京计划同样充满了信心,而且通过商毅的分析,也充份认识到清军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弱点,因此就算是南京失守,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有商毅,仍然可以打败清军。

第二一一章 商毅的应对计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