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甜水巷里有条鱼
东林城外以南的一大片建筑是洛口巷的所在地,而整片洛口巷又被两条河流分为甜水巷和苦水巷。
按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有两条流经这片土地的河流,其中一条水质甘甜而另一条水质苦涩,而这片建筑就是围绕两条河流建立起来。
然而不论水质甘甜亦或苦涩,这里始终是东林城外的混乱地,也只有在城内生活不了的人才会选择在这里落户。
毕竟东临纸贵,东临城内什么都贵。
对于都城内下九流的人,盗、娼、戏、乞,贩夫走卒,乃至帝国小吏,从来都是在最贵的地段处理一些最微末的事情,赚取一些微末银两,然后在天黑武侯封城之前赶出城外,来到这个属于他们的地段。
在东临这里才是真正的龙蛇混杂。
然而在这样混杂的地方还有一群比较特殊的人。
他们从王朝境内四面八方来到都城,只为搏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作为王朝第一书院的国子监,每年在春分时节会面向整个王朝境内的学子招生,尽管国子监录取要求极严,但仍有数不尽的学子飞蛾扑火一般赶往东临。
而国子监之所以选择在春分招生,只因为春分时节,万物生长,地气上升,外界对人体的影响达到最大,身体方面即使一丝一毫的隐秘也能随时发现,尤其是一些隐秘体质,化形妖类,甚至说即使穆兰圣主伪装前来也能够被立马感知。
数百年中,无数来到国子监求学却被淘汰的人,部分人选择了离开,而更多的是留在了东临,东临毕竟不比其他地方,居大不易,留下来的并非所有人都是富家子弟,于是洛口巷成了他们最后的选择。
只是今天这片街巷有些不同,此刻已经入秋,但天气还是一如既往的燥热,所以往日并不平整的碎石路面少有人在街面晃荡,只是现在整个洛口巷似乎都躁动了起来,苦水巷和甜水巷大小宅院里所有的人,闹的一个赛一个的凶狠,所有人都愤愤不平,甚至不少人自发聚集起来商讨什么,连平日里两个巷口间的争斗也不再理会。
此刻,在甜水巷街尾转角处的一间破败宅院内,却是出奇的安静。
迎着破败宅院正门,正对着一间房间,透过房间门窗可以看到一个书生模样的少年端坐窗前。
窗台前有张木桌,黝黑发亮,仿佛多少年前的古董,如果不是桌面摆放的那把离他很近的短身陌刀,谁都会认为他只是一个进京赶考的书生。
桌前少年看着手中有些发黄发皱的信函低头皱眉,像是思索难题,只是这在其他人看来这更像是发呆,而外面那些人的吵闹似乎也与他无关。
“这张信函你已经看了几百遍了,难到你能看出什么花来?”
一声明显不悦的女子呵斥声从布帘后面响起,好像她的眼睛透过布帘看到了少年的动作。
接着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从后面响起,和前堂相隔的布帘被人轻轻挑起,一张近乎完美面孔出现在布帘后面,只是面孔的主人脸色冰冷,眉心紧皱,谁都看的出来此刻她很不高兴。
“她快要登基了。”少年没有看向那张完美面孔的主人,只是低头平静的说道。
少女不知道他突然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走到少年身旁,一把夺过少年手中的信函,仔细看着上面的内容,一连看过几遍,也没有从字里行间中看出什么问题。
她的眉心微微皱起,有些鄙视道:
“那些人做事还真是一贯的找理由,牝鸡司晨?雌鸡化雄?一杆被雷劈成飞灰的大周军旗又能说明的了什么?同样还是连她一招都接不住。”
见女子说到东临的传言,一副丝毫不在乎的神色。
“或许你不相信这样的事情,认为异象这种事情只是谣传,是他们扰乱人心的谎言。”
“只是我想告诉你的是,”少年直视她的眼睛正色道:
“异象或许是不真的,但也绝不会是谎言。”
“当年道宗袁老夫子留下了《封推石刻》六十副图,预言大周未来,无人能够看懂。
但按大周如今的形势,前四副石刻图的预言都已经成真,而第五副石刻的内容便是如今东临城的传言。
道宗的手段诡异莫测,如果当年不是她的打击,如今实力或许还在两大剑宗之上,如果今后遇到那些道士,只是希望你无论如何不要轻敌。”
见少年说的认真,女子难得的没有辩驳,默默的点了点头。
少年拾起桌面的信函用一个打火石点燃,直到看到那张黄纸彻底变成灰烬,才缓缓说道:
“侯方已经死了,这是先帝最后一个手握兵权的重臣,而且远在南域,就这样被她拿下,所以不知道她暗中究竟布置了多少后手。”
“侯方本是先帝臣子,也是那些旧臣中唯一过的安稳的重臣,南域这样一个地方,若不是心腹,没有人敢放在那里,安然百年。
 
第三章 甜水巷里有条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