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太子,确实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可,没到最后的一刻,谁又能保证他就是储君呢?
      便如眼下的纷乱没头绪一般,天晓得,哪一天,陛下就会下旨褫夺了太子尊号,另立他人。
      起初,丁奉是怜惜襁褓失亲的元承胤,难过于自己早逝的长女,加之元承胤又是魏帝立下的太子,一切的辅佐和教养就都是名正言顺的。
      然而,二十八年来,他为太子殚精竭虑,又换来了什么?
      或许,从最一开始,就错了。
      丁奉心内凄凉的同时,更精明地意识到:纵是为了丁氏阖族的将来,他也不能一条道跑到黑。若太子是块璞玉良才也就罢了,偏偏他是个……
      丁奉的脑海里登时跳出个土坯子的形象来。他决定不再向太子解释什么了,更不想通过自己的嘴让太子知道与那些陈年往事有关的任何细节。
      这小冤家心里没个成算,又心肠仁软,谁晓得他什么时候就把自己和整个丁氏卖了?自己难道还要替他数钱不成?
      而且,龙椅上的那位,本就是个多疑的,对于当年事的把控更是容不得插进一根针,怎么会对燕来宫中旧人莫名走失的事没有察觉?
      丁奉于是更加笃定了:这个燕来宫的旧人啊,说不定是谁设的圈套,让这糊涂太子钻的呢!
      东宫这个是非之地,丁奉再也不想多待下去了。他甚至已经开始后悔,今日稀里糊涂地随着太子来了。
      “外公这便要回府啊?”太子不舍道。
      再不走,难道等着被你拖下水不成?丁相暗自腹诽。
      口中却从容道:“殿下留步吧!”
      太子看着他,欲言又止,“如今的情势,外公高低给孤出个主意啊……”
      丁奉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慢悠悠道:“殿下多读读史书,很多事便明白了。”
      多读史书?太子不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丁相离去。
      若他也如丁奉一般,读过大食学者的译作,便会知道,在比大秦更远的西方的国度里,有一位先哲曾说过一句话,叫做:“读史可以明智。”
      而丁奉借用这么个典故,无非是在告诉太子:多补补脑子吧你!
      作者有话要说:  太子,你别是个傻子吧?
      ☆、第三十五章
      校场分别后,元承宣便缠上了元幼祺。
      “三哥不知要去哪儿高乐。”元幼祺看着元承柏带着随从匆匆离去的身影,笑道。
      “高乐?”元承宣嗤道,“高乐倒未必,恐怕啊,谁要倒霉了!”
      元幼祺闻言,心中暗诧,面上却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元承宣见状,默默撇嘴,拨马贴近了元幼祺,道:“老九,昨日你娶了侧妃,做哥哥的本该去你府上庆贺的……”
      元幼祺无谓一笑,抢过话头儿道:“七哥客气!你我兄弟,不必如此。当初本定的是迎风柔入府做侍妾的,我也未曾料到,父皇竟降了封侧妃的旨意。”
      她如此解释,就将元承宣未曾来贺的事实轻轻揭过了。毕竟,以亲王之尊,纳一个侍妾,何至于让同为亲王的兄长亲自到府庆贺?
      元承宣侧头看她。此时二人的坐骑离缀在后面的两府随从颇远,彼此间对话的声音,也只有对方能听得清楚。
      “老九,”元承宣的目光幽深

第52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