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可是,顾家不就是世家吗?为什么,母妃从没提起过顾家的这些事?一次都没提起过?
似是冥冥之中要给予元幼祺更多的启发似的,元承宣突地又想到了什么,恍然道:“说到顾大小姐,章国公说,同韦家还有些渊源呢!”
元幼祺更觉奇怪了,“韦家?我外祖家?”
“正是,”元承宣点头道,“章国公说,当年顾大小姐与韦家二公子两情相悦,彼此的父母都是认可的,已经定下了亲事。谁料,苍天不佑,顾大小姐惨遭毒手。彼时,韦家二公子正率军攻伐斡勒人。他当时的军中混入了斡勒人的奸细,在战场上偷袭他。韦二公子猝不及防,身中毒箭,一命呜呼……他一出事,伐斡勒再无勇将,只好暂且退兵,斡勒人得以休养生息。”
元承宣憾然扼腕,道:“可叹啊!若是当初不是那奸细使阴,以勇毅侯之智勇,将斡勒人打得一蹶不振,焉有今日之兵祸?”
他说的,便是如今北方边关,斡勒铁骑入侵的情状。
元幼祺何曾听说过这些往事?且都是与自己的外祖韦家大有关联的。
她哪里想得到,自己的二舅舅当年竟然曾与顾蘅的亲姑姑订了亲事,惨的是,双双遭遇不幸,堕入黄泉。
“勇毅侯……”元幼祺呢喃着。这个名号,她似乎在哪里听过。
“勇毅侯便是韦二公子韦毅扬的爵号,父皇亲封的。他二十岁便因军功封侯,是我大魏最年轻的凭自己的能耐得爵之人!当年,白袍银枪,智勇无敌,当真令人敬服!”元承宣说着,眼中流露出了向往。
元幼祺却沉默了。
顾大小姐顾敬言之后,又一位她几乎没听说过的人物,一位战功赫赫的少年英雄。而且,这两位,还是有关联的,近到结姻亲的关联。
无论是两人之中的哪一个,都是冠绝大魏的响当当的人物,偏偏,包括她在内的年轻后辈都没听说过。
这难道,不够奇怪吗?
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故事,是该被写入话本子,被说书艺人们颂扬讴歌的啊,却被埋没于岁月的尘埃之中,只能通过一位当年的老人之口来得知。
这难道,算正常吗?
这其中的缘故,恐怕只有一种可能了吧?
即,这背后,有人在刻意向世人隐瞒这些往事。
一位是世家贵女,一位是少年将军、敕封侯爵,该是怎样强大力量,强大到足以将这一切掩盖了近二十年,而不被世人发现,更无人敢再提起?
而这股强大的力量,隐瞒这一切,究竟存着怎样的目的?
元幼祺越想,越觉得心惊。
冷不防,元承宣的手掌按在了她的肩头,目光专注于她的脸。
“老九,今日你我说的所有,所有人、所有事,皆事关重大。”元承宣郑重道。
事关重大,所以不要对任何不相干的人提及。
元幼祺亦郑重点头,道:“七哥放心,我省得。”
或许,元承宣想到的,只是这其中与嫡位相关的,尤其是章国公的态度;但元幼祺比他的思虑重得多,她已经透过这些,思索起了那些与顾敬言、与韦毅扬有关的事。
当她鼓起勇气去思考那背后可能的“强大力量”的时候,她没法不联想到那个坐于龙椅、高高在上的男人。
除了大魏天子,
第56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