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少少有些“朝廷鹰犬”的认知。
      所以,刚接到这样的任命的时候,顾仲文很有些不理解皇帝的想法,更觉得以自己国公世子的身份,做了郭仪这个行伍出身的副手,很是折辱世家风范。
      心中虽然这般想,面上他却并没表现出来。他的性子,带着明显的顾家人的风格。在与父亲顾书言一番长谈之后,顾仲文更加坚定了暂安分办事、不事张扬的打算。
      结果,两日下来,顾仲文意外地发现,郭仪并不是一个只知一味地唯君命是从、毫无主见的莽夫。相反,他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其骨子里的敦厚纯良,更是让顾仲文觉得:此人是值得交结的。
      于是,他更对皇帝的安排多了些思虑。便如他父亲所言,“这是陛下属意拔擢你,你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顾仲文此刻深以为然。
      他与郭仪共事颇为相得,而皇帝拨付与他们的几名从官部属,也都是忠直勤恳之士,这令顾仲文的干劲儿更足,对将此届女科考试圆满举办,信心满满。
      但有一桩事,仍是让顾仲文百思不解其解:郭仪并非鸾廷司主官,而往次的女科考试都是由鸾廷司主官唐易主持。
      唐大人在府中养病,这是陛下准许的,百官皆知。可顾仲文还是觉得,这里面另有隐情。
      试问,什么样的病,至于养这么久?唐大人是习武之人啊,那身手,十几个寻常男人都不是对手吧?她会轻易染上重病?
      这桩疑问,顾仲文请教过父亲。
      顾书言却只告诉他一句话:忠君之事。
      顾仲文于是马上便明白了,身为臣子,有些事该你知道的你自会知道;不该你知道的,莫多问,莫多想,否则只会为自己招来灾祸。
      他相信父亲为官几十年的经验,遂表示谨受教,从此之后,只全副心思地为朝廷办事。
      女科考试,皇帝一届比一届重视,主考的官员的压力也是一届比一届大。
      顾仲文想不出皇帝为什么如此重视选拔女子为官,他对女子为官倒没有任何偏见,反而觉得许多才华出众的女子,若是被圈在闺中那巴掌大的一块天地里,当真是可惜了。
      比如,他的夫人,就是一个颇有才学的女子,她对于经学的精研,很多观点都让顾仲文拍案称绝。但就是这样的女子,也只能在府中相夫教子,读书著书也不过是消遣的一种。
      如今,大魏的女科考试还只限于未婚女子参加。顾中言倒是盼望着,有朝一日,已婚的女子也能够参与其中,从而成功入仕。以他夫人的才华饱学,足以入翰林院了。那才不辱没了她平生所学。
      因着这样的思考,顾仲文对于女科考试更加心热,这两日往皇帝那里和郭仪的衙署跑得都勤。
      他的品阶,是用不着上朝的。是以,今日一早,他便一头扎去郭仪的衙署,想与他详谈诸般事务,却没见到郭仪。
      难道进宫了?顾仲文暗想。
      这时,一个平日里关系颇近的鸾廷司主事悄悄地对顾仲文道:“听说郭大人被陛下责骂了……还责令回府反省去了。”
      顾仲文微惊。
      既然都这般说了,那必定是凿实的,而非什么“听说”。
      回家的路上,他坐在马车上想了一路,越想越觉得此事蹊跷——
      郭仪素来忠正,十几年来为陛下兢兢业业,到底是什么事会让陛下责骂了他,还让他“回府反省”?
      而且,陛下显然没有打算替他遮掩什么,不然以陛下的风格,绝不会允许被鸾廷司下面的一个小小主事知道了什么。
      恐怕这件事,很快百官都会知道。
      莫非是女科考

第233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