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深意。”她说道。
这份偏着陛下,俨然陛下做什么都是对的的架势,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啊!顾书言的眼神丰富起来,简直快要不认得墨池了。
“你变化可真大!”顾书言感慨道。
“三世为人,再无所变化,就当真辜负了。”墨池浅笑道。
☆、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肃王临终乞封一事,让元幼祺对做父亲的宠溺爱子的心思深有感触——
为什么直到即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才为长子元理请封?且还是在知道元理已经殒命的前提下?
那是因为老肃王疼元璞疼得没了边儿,即便元璞害死了亲兄长,老肃王为了保住元璞的一条命,宁可用肃亲王的爵位来换。他生长于天家,浸于宦海几十年,对于坐在天子位子上的那个人的心思,把握得极为精到。
无论坐在那个位置上的,是先帝也罢,是元幼祺也罢,对于宗室中、庙堂中的某件事,那个人会如何处置,老肃王清楚得很。
而肃王府中的情状,尤其是自己的亲孙女元君舒的那点儿心思,以及长房与元璞的那堆理不清的恩怨,老肃王更是了解的无比透彻。正是因着这些了解,临终前他才拼着随时熬不过去一命呜呼的凶险,费尽心思写了那纸请封书。为的,就是以此为交换,换得元璞和元琢的活命,哪怕他们是害死亲生儿子的凶手。
老肃王如此一举,便将元璞他们干的那起子腌臜事给遮掩了过去,将整件事从意图谋反被发现而兄弟阋墙,杀死亲兄长,企图僭越染指亲王爵位,变成了老肃王弥留之际深明大义,将本该属于长子的爵位向皇帝乞请来,使得一切都看起来没有异状,似乎顺理成章。
至于元理已死的事实,那便不是老肃王甚至肃王府负责的事了,这个烫手山芋肃王府丢给了皇帝,至于如何处置,那就是皇帝的事了。
总之,皇帝若处置得当,那便是皆大欢喜;若处置失当,那便是皇帝“对不住至亲骨肉”。
元幼祺于是知道,自己被已经亡故的老肃王利用,用来保护他那该死的儿子。这让她心里很不痛快。
然而,她又岂是任人宰割、利用的?这世上能够将她兜得团团转的人,也唯有那一个人而已。
元幼祺遂也没客气,她什么都不多说,什么都不多做,她把这事丢给了元君舒。
死去的元理,依旧是肃王世子。至于杀父之仇如何面对,亲王爵位得与不得,端看元君舒如何措置肃王府中的人和事了。
元幼祺也想亲眼看一看,面对祖父糊涂、父亲亡故、府中乱作一团、手中无权无兵的局面,元君舒究竟会如何作为,她是否会自己带来惊喜。
事实证明,元君舒并没有让她失望。
此是后话,眼下,由老肃王的糊涂,元幼祺却联想到了另一个人:她的四哥,敬王元承平。
丽音阁被封,元淳被拘在敬王府中,四哥会如何想?
元幼祺不信,即使身在皇陵,元承平对京中,尤其对自己府中、自己儿子的情状,会一无所知。
对于元淳,她虽恨他对墨池做过的事,但是并不想对敬王府赶尽杀绝。
天家从来亲情单薄,一旦与那张至尊的龙椅利益相连,什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笑话。先
第286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