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口叙述起来。
      “老臣与皇后娘娘到了卫国军营,果不其然卫帝正如我们所料,并不愿意见老臣与皇后娘娘一面。”
      听到这里,秦文轩敲着桌面的手指停住了,他看向右相黎昕,示意他不用停下,可以继续说。
      秦国右相黎昕接收到皇帝的暗示,鞠了一躬,继续缓缓说道。
      “于是娘娘自告奋勇,要求与随从一小将互换衣裳,然后浑水摸鱼,趁着上茅房的功夫,混到了卫帝身边,娘娘消失了约莫有一个时辰之久,回来之时,却依旧一无所获。而且回来的时候,娘娘便开始神情恍惚,一直听不进去话语来。老臣亦不知晓皇后娘娘出去之时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娘娘也并没有告知老臣。”
      秦文轩顿了顿,苦笑了一句。
      “还真是她能做得出来的事情,果然真如朕所料。”
      女扮男装,在卫国的军营闯荡,寻求事情的真相,秦文轩甚至能直接猜出,她定是普一换上随从的衣裳,便浑水摸鱼出去,换了一身卫国士兵的衣裳,然后混到卫帝身边去,直接逼问他真相。
      这是卫珠对自己兄长的信任,亦是她的性子使然。
      她从来不屑做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既然怀疑她长兄,自然是直接询问他事情的缘由。
      秦国右相黎昕微微弯腰,从秦文轩的角度,看不到他的脸色。
      “陛下与娘娘夫妻情深,情比金坚,心有灵犀一点通。”
      秦文轩抬头,看了卑躬屈膝,正在夸赞他与皇后感情好的右相黎昕一眼。
      “右相便不要取笑朕了,你继续说罢。”
      这个时候夸他和皇后“心有灵犀一点通”,真不知道是夸赞,还是讽刺呢,秦文轩无奈在心里苦笑道。
      “诺。”
      秦国右相黎昕抱了抱拳,继续缓缓说道。
      “娘娘回来之后,老臣亦不知道皇后娘娘在卫帝营帐之内发生了何事,一直神情恍惚,老臣无奈之下,只得采用与陛下,皇后娘娘商议的最后一种方法。”
      其实就在卫珠和秦国右相黎昕决定出使之时,她和秦文轩以及秦国右相黎昕三人早已在秦国主帐之内彻夜长谈,分析此次出使卫国的利弊,以及卫帝卫明所能给出的所有反映。
      而这最后一种方法,那便是在卫国营帐之内痛骂卫帝卫明,逼得他下不来台,为了安抚卫国军民之心,不得不含恨出来见上他们一见。
      这方法虽然看似好用,但是风险太大,赌的是卫帝卫明的人品,偌他真的是一个昏聩无用的君王,就算赔上自己的名声,也要一报辱骂之仇,只怕他们一行使臣早已不能归来。
      索性,正如卫珠所了解的卫帝卫明,和秦文轩,黎昕所料到的一般,这卫帝纵使野心勃勃,生性残忍,也亦不是一个昏聩无能,不顾一切,目光短浅的君王。
      他太聪明了,聪明得不得不含恨中上他们一计。
      秦文轩点了点头。
      “朕明白了,这一行,辛苦右相了。”
      右相黎昕抱了抱拳。
      “能为陛下分忧解难,是老臣为人臣子的本分。”
      秦文轩点了点头,没有反驳,他冷笑了一句。
      “朕早就料到卫帝卫明定不会轻易答应百年条约。”
      倘若卫帝卫明真的是一个愿江山百姓平和安康的君王,定不会贸然发兵,纵使他有千万个理由,纵使昔日同胞妹妹被迫远嫁,卫国受辱,然,卫国与秦国已经多年相安无事,虽然小摩擦不断,边境连年战火,但大战迟迟未来,与其他小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勉强维持着多年的和平。
      这种和平来之不易,倘若卫帝卫明真如传闻中所言,爱民如子,怎会贸然发兵?!
      这卫国新帝,野心勃勃,与他父皇卫炀帝,行事截然相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所以,这种拥有虎狼之心的皇帝,怎会轻易退兵,签订百年友好条约?!
      “陛下既然早已知晓卫帝不会答应,为何还会派使臣到卫国?”
      秦国右相黎昕问道。
      秦文轩抬头,他微微眯起眼睛,看向右相黎昕的方向。
      那个清俭的老头子,总是这么一副正经的模样,纵使此刻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亦是一派泰然自若,似乎明知故问的,并不是他本人一般。
      “右相既然早已知晓,为何明知故问。”
      秦文轩直接说道。
      那秦国右相黎昕微微躬身,露出一头发白的头发对着对面的秦国新帝秦文轩,从皇帝的角度,看不清楚他脸上的神情。
      “臣不敢妄自揣摩圣意。”
      这态度,倒是一本正经。
      秦文轩轻笑了一句。
      “右相多朝元老,为大秦鞠躬尽碎了一辈子,朕怎会因为这种小事怪罪于你。”
      就算是揣摩圣意那有如何,这宫里宫外,哪个不“揣摩圣意”一番,昔日他还没登基当皇帝之时,亦是时常做一些“揣摩圣意”的事情出来,这种“你懂我懂大家懂的事情”,秦文轩自然不会拿来小题大做。
      “谢陛下。”
      右相黎昕微微鞠躬,道了一句。
      “陛下请宽恕,老臣妄加猜测,陛下是想借机动摇卫国军心。”
      所以,明知道卫帝不愿意议和,仍然派使臣去议和。
      秦文轩抬起头,目光陡然凌厉,看向对面的秦朝右相黎昕。
      “然,也。”
      他缓慢抬头,看向秦国主帐大门的方向。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此计一时半会虽然使不上大作用,但是在紧要关头,却是往往溃败于这不起眼的小事之上。”
      这便是卫帝卫明不愿意接见秦国使臣的原因。
      纵使他猜不出秦文轩的计谋,但是现在两国交战,总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的。
      像是他们这种常年生活在阴谋诡计之中的人,很多时候,敌人计策未曾败露,他们却早已能凭借常年淫浸在权谋之中锻炼而出的直觉早早避开。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秦文轩没说出来,那便是帮卫珠回国查明当日卫国先帝离世的真相。
      秦文轩虽然爱卫珠,但亦不是昏庸无用的君王,一箭双雕的计策,他不可能弃之不用。
      这一趟秦国右相黎昕和卫珠一起出使卫国,自然并不是秦文轩单独为了一个美人,不顾国家百姓的利益,贸然派兵出使,更是赔上自己的右相黎昕的昏庸之举。
      秦文轩微微眯起眼睛,隔空看向卫国军营的方向。
      “卫帝,朕有心交好,”既是看在皇后的面上,亦是他不愿意见到百姓流离失所,将士血流成河,“但既然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那便不要怪朕,没有看在皇后的面上,对你手下留情。”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192 询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