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之间,她听到了五更的锣鼓,赶紧翻身起来。
      到了越椒房所居的西宫,南阳公主正在梳洗,见了冯煦便将帕子一扔,“好了,我们走吧!”说着急急就要出门。服侍的一个宫女连忙跟着跑出来,“公主头上的饰物还没有弄好呢!”说着正帮她系好,又一个宫女跑出来,“不吃早饭可不成,我给公主包了两个夹肉的烤饼!”将肉饼交给了跟随的从人。
      一番混乱之后,冯煦与南阳公主一同出了门,拉着手快步到了东宫的学堂。不想,她们竟是第一个到的。
      先生身着青色圆领汉袍,一把稀疏的长须,见了她们先上前行礼,“问南阳公主好,问冯女郎好。”
      冯煦赶紧还礼,“先生好!”南阳见状也还了半礼,大家方才坐下,先生就笑问:“可读过书不曾?”及听了南阳公主认得几个字,便又笑道:“不错了,不错了。”
      还未及问到冯煦,学堂里进来了四五个皇孙,先生便赶紧起身问好,请皇孙们坐下,就开始了授课。
      最先讲的是一段孝经,冯煦从小就背熟的,听着先生逐句讲解便觉得无趣,只是不好说什么。忽然,南阳公主猛地靠到了她的身上,将她吓了一跳,再一看,原来她睡着了,身子便一歪。
      冯煦正要替她遮掩过去,不想南阳公主此时也醒了,疑惑地瞪大眼睛问了一声,“我这是在哪儿?”
      “哈哈!”旁边的那些少年们轰然大笑,“小姑姑,你睡得流口水了!”
      “谁流口水了?”南阳公主一抹嘴唇,才知道上了当,立即就跳了起来,“你们竟敢骗我!”
      冯煦想去阻拦,却哪里拦得住?南阳公主像一匹没了笼头的马一下子窜了出去,一手捏着一个少年的耳朵高叫,“新成、小新成,你们两个坏小子,我告诉太子哥哥打你们!”
      东宫的皇孙们除了太孙外还都没有封号,冯煦听到他们的消息也少,但亦知拓跋新成是太子的第二子,比太孙只小几个月,母亲就是如今在东宫掌事的袁椒房,自己与南阳来东宫读书正是因为姑姑与袁椒房打了招呼,而小新成是他的同母兄弟,两兄弟长得果然很像,都是一脸的调皮。
      冯煦才要上前将南阳公主拉回来,却又有一个浓眉大眼、相貌憨厚的少年站出来向新成和小新成道:“小姑姑第一次来听课,原来不大习惯,不过迷了一下,哪里就睡着了,更不必说流口水了。再者明明你们两个刚刚也睡着了,还是我将你们叫醒的。”
      “原来刚刚你们也睡着了,还是子推将你们叫醒的!”南阳公主立即抓到了把柄,得意洋洋地道:“还想笑话我,其实大家都一样。”
      新成和小新成被揭了底,就有些不好意思,可还是嘴硬地道:“可我们知道是在学堂里,不像你睡得不知道在哪了!”
      “那也是因为我第一次到学堂,下一次我就知道了!”
      冯煦在心里苦笑,赶紧瞧了瞧先生,见他早起身站到了一旁,根本没有管教的意思,只得上前叫了南阳道:“已经是《孝经》的最后一节了,我们还是继续听课吧。”
      那个少年,应该是拓跋子推,他是太子的第三子,排行正在新成与小新成中间,也劝着另外两个,大家方才各自归坐。先生三言两语讲完了孝经,却指了冯煦问:“你可会背《孝经》?”
      冯煦点了点头,便起身将孝经背了一遍。
      南阳公主现在倒不困了,拍着手大声道:“煦儿,你好厉害!”
      拓跋子推、拓跋小新成等几个少年也都满脸羡慕地望着她,“这么长的文章,竟然能全背下来,真了不起啊!”
      拓跋新成却道:“这不算什么,父王就会背好多经史文章!还有太孙,他也会的!”
      冯煦听了赶紧笑着回道:“我怎么能比得了太子和太孙呢。”
      南阳却越过她上前指着新成的鼻子问:“你可会背什么?”
      又是拓跋子推站出来分开他们,温和地一笑,“这篇《孝经》我已经背了几天,不知道能不能行,现在也试试吧,你们帮我看着书。”
      拓跋子推其实还差得远着呢,就连第一段也没背下来,惹得新成和小新成笑得差点断了气,不过先生却很满意,再三道:“很好,很好。”
      冯煦也觉得拓跋子推很好,不是他的书读得好,而是他人很厚道,不论对谁,都不愿意起争执。

12.东宫之学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