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冯煦在旁见了,赶紧用手按住,“我哥哥于国还没有功劳,哪里担得起呢?能赐我哥哥一个宿卫将军的官职就很好了。”
      拓跋濬就笑她,“别人都怕我赐的官职不够高,爵位不够显赫,唯有你竟拦着亲哥哥的前程。”
      “我当然希望哥哥好,”冯煦不肯松手,“可是,还是让他历练一番吧。”就是面对拓跋濬,冯煦也不好意思说出对哥哥的担心。过去哥哥做事就很不稳妥,方才听了哥哥练武习文她高兴之后未免又生出了疑惑,羌氐人归附的应该是魏母吧,还有哥哥一向读不进书的,怎么突然学通了经书兵法?
      拓跋濬一笑,“别担心,这都是应该给你的。”拉开冯煦让人将诏书送到了永安殿,明日便能发出。
      以前拓跋濬给自己的,不论什么,冯煦都觉得是自己应得的,但是今天她却觉得过于优厚了,想道一声谢,却又说不出口,便扑在他的怀里道:“我真是很幸运能嫁给你。”
      煦儿很少这样小女儿态,拓跋濬心里十分舒服,抱着她笑,“这算什么,将来只会更好呢。”心里盘算着再赏冯熙一处府第,谷帛若干。
      冯煦第二日宣了魏母、嫂子、侄女入关睢宫,几年不见,魏母苍老了许多,拉住冯煦的手痛哭流涕,“幸而女郎无事!当初出了长安城,我心里难过了许久。”
      冯煦也哭了,魏母一向疼爱自己,她一定以为自己活不成了,“我也一样,那些日子不知怎么过来的。”
      “总算现在都好了,”嫂子便劝魏母,“小姑如今已经是贵人了。”
      魏母就收了泪告诉冯煦,“你嫂子是羌人,我娘家的侄女,名叫雪柳,我作主给你哥哥娶的,想着她年纪大些稳重,打理家事还算能干,也能早些生下儿女。”
      嫂子看起来比哥哥略大些,眉目端正,看着就是懂事明理的人,正能多照顾哥哥,冯煦还明白当初哥哥身为逃犯,魏母还能为他娶自己娘家的侄女,是真正地把哥哥当成儿子一般了,不由感激不已,“魏母的眼光再不会错的,我看着嫂子正与哥哥相配。”又抱过侄女哄着,“长得真好看,我瞧着像哥哥多些。”
      嫂子就笑,“还在羌地时,姨母一直说雅儿长得像姑姑。”
      冯煦再看,果然与自己相像,十分喜爱,“冯雅,很好听的名字。”
      冯雅还不满周岁,一时哭闹了起来,雪柳便要解衣喂奶,冯煦就让宫人带到侧殿让她们母女休息,自与魏母说话。
      魏母听煦儿讲了她自长安到现在的经历,不由感慨,“女郎原不是寻常的人,出生时便满天霞光,后来聪慧非常,因此虽然遇到种种难关,却一定有惊无险地度过,果然现在富贵非常。”
      冯煦还是第一次听到自己出生时满天霞光,便不大相信,“魏母哄我呢,半夜里怎么能有霞光?”
      “当时我也在产房里,并没有亲眼看到,可是你父亲在门外看得清清楚楚,还有好些医者也都见了,”魏母就笑,“后来阳平王拓跋他都听到传言,特别到我们府上询问。你父亲再三说,幸而生个女郎,否则拓跋他定不能容你活下来。”
      “父亲母亲从没有说过呢。”
      “当初哪里敢说?便是别人问起都不能承认的。”
      一时又说起许多旧事,冯煦便问:“哥哥果真读了许多书?”
      魏母便含混地道:“接到女郎的消息,我们到了长安,的确拜了师读过书。”
      只看冯雅连乳娘也没有用,冯煦便知魏母和冯熙生活不易,想来那时想读书也不能的吧。自己送消息过去时,同时捎了一袋金珠,所以哥哥才能拜师读书装出门面,便叹道:“哥哥小时便是如此,总不好好读书却想骗过父亲。但其实读没读书,只要在一起谈上一会儿便就知道了,骗是骗不过的。还有所谓的羌氐之人都依附他,想来也是假的了?”
      “你哥哥那几年的确不容易,羌氐之地贫瘠,我们又没有田地,就以打猎为生,也的确交了好些个朋友,大家时常一同围猎,这样才能多得猎物。”
      “那些人一定都是魏母的故交。”
      魏母宽和地笑了,“熙儿生来就不如你聪明,你母亲心里最明白不过,所以当时让我带他逃走,因为她相信你一个人能行,但是熙儿却是不行的。不过熙儿总是个友善孝顺的好孩子,现在又被皇帝封了侯,当了将军,也算是有福气吧。”
      冯煦也笑了,是的,哥哥还是过去的哥哥,母亲当时让自己等着依靠他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希望而已,她早知道自己能行,就算没有遇到姑姑,冯煦觉得自己也不会一直是浣衣局的浣衣女。但是既然自己能行,那么就让哥哥依靠自己吧。

47.最明白不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