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后分担管理宫务之事,又将保太后大笔地赏赐儿子之事揭了出来,将保太后的脸羞得一阵红一阵白的。
      拓跋濬就笑道:“些许东西算不得什么,不过李氏接手过来,太后不但能颐养天年,且又方便了大皇子的用度,不如就这样吧。”说着瞧了一眼冯煦。
      冯煦一直坐在保太后身旁,很明显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是她一直没有开口,此时也不打算开口。
      因为有人会替她说的。
      保太后最先招进来的是内宫各局女官,让她们禀报鸣凤宫这些时日的役使用度,着实挥霍得很!几乎宫内各局所有的人手、财物都只为鸣凤宫所用,与之相比,保太后赏赐儿子的东西真算不了什么。
      她们还没说完,东宫的几位庶母就来了,向皇上回禀道:“宫里谁又没赏过东西回娘家?恐怕李贵人赏的只比保太后还多。”李贵人的几个兄弟得了消息自敌国投奔而来,自是空手而至,现在富比王侯,那些金帛之物又是哪里来的?
      接着又有冯太皇太妃与赫连太皇太妃等人过来,“宫里都供奉佛祖,我们都愿意在保太后这里领宫份儿,为的是洁净能供佛。”听说立了佛像便不舒服的,不是妖孽又是什么,谁愿意与她打交道?
      又有一位明元帝时的老妃嫔,也拄了杖过来,“我们都是北人,不情愿在宋人手下度日。”
      表面上皇帝的权势是无边的,后宫都是羸弱的妇人,但妇人的本事并不可小瞧,皇上最终还是没能与整个内宫作对,他将宫务依旧留给保太后,然后看了冯煦一眼陪着李贵人走了。
      保太后没有本事让整个内宫都支持她,但是冯煦能。
      皇上冷冷一笑,他知道冯煦想要什么,自己也可以给,只是她要来求自己。
      与自己作对是没有好处的!
      一场宫务之争,保太后不再私留财物,她将所有的东西都公正地分给宫里各处。
      李贵人却没有一点收敛,因为皇上对她更加宠爱了。到了七月里,皇上给皇长子取名为拓跋弘,同时赦免京城所有罪犯,改年号为太|安,这让李贵人更加得意。除了没抢到宫务,她在宫里完全占了上锋。
      冯煦在这一次暴露了自己的实力,拓跋濬临走前的目光很明显地告诉了她,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会坚决反对。姑姑和保太后都觉得她锋芒太过,可是她自己一点也不在意。她一直想要皇后之位,但是哪怕从前,她也没想过靠着祈求得来。现在,冯煦更肯定,自己能堂而皇之地谋得皇后之位!
      不管拓跋濬怎么反对都没有用。
      拓跋濬登基已经三年了,依祖制正是让后宫妃嫔手铸金人册封皇后的时候。
      哪一个妃嫔可以参加手铸金人,的确要由皇帝提名。但是,那些后妃除了要得到皇帝首肯,也要经过群臣的奏请,是以没有一个不是出身高贵,品行出众。道武帝的刘贵人是匈奴首领之女;慕容皇后为燕国公主;明元帝最喜爱的姚氏是前秦公主;赫连皇后是夏国公主,颇有声望。
      李贵人,身份差得远,而且,她的名声着实够不上!
      便是拓跋濬将李贵人提了出来,根本也过不了宗室重臣那一关。
      皇上会怎么办?
      冯煦坐在关睢宫里下棋,自己跟自己下,十分有趣,还能静静地想些问题——拓跋濬会拖延手铸金人之期。这对自己并非坏事,反而有利。
      手铸金人之期一直拖下去,便会有更大的压力,到时候就算他身为天子,也不得不允许自己手铸金人。
      而且,自己的布置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冯煦才不会随便埋个玉印让人挖出来,再或者在鱼肚子藏一封书信,她用心地准备着吉兆,时间越久,魏国人越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上天选中的皇后!
      皇帝又有什么了不起,他尚且拿整个后宫没有办法,而整个魏国的呼声,拓跋濬也只能屈从。
      皇后之位是自己的,冯煦一点也不急。
      自宫务之事李贵人输了后,她开始有意找冯贵人的不是,可是冯煦行得端立得正,就是拓跋濬都挑不出一点毛病,她更是无从下手。于是,鸣凤宫开始弄了些不上台面的事儿,借着大皇子的手抢关睢宫的东西,还有几次厨房送来的膳食被打翻了,甚至有一次李贵人的妹妹,也就是现在已经有了身孕的李夫人,差一点就要撞到冯煦的身上,可是冯煦似乎都不放在心上,绝口不言。
      李氏姐妹如此行事,只能让她们自己更不得人心。
      世间是有公理的,更何况冯煦还有手段。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后宫从上到下,只除外鸣凤宫一两处,都被冯煦笼络到自己一边,长辈们都怜爱她,觉得她懂事,下面的宫人都感于她善心大度——冯煦做起来并不难,就连她自己有时也惊奇,仿佛自己天生就是为上位者的,很容易就能让大家都相信依赖她。
      所以,在后宫中,李氏姐妹就像站在大殿正中歌舞的伎人一般,万人瞩目,但却完全没有秘密,冯贵人一直能将她们看得透透彻彻。

58.天生上位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