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冯煦就是要引出大家的这些话,现在目的达到了,她就应该出面了。此时她很想站起来,被一个生疏的男子抱着很不自在,但是李弈的手臂十分强壮,他紧紧地箍住自己的身子,示意自己不要动。冯煦想了想也就随着他了,此时的形势自己不出面其实更有利。
      道理是占在自己一边的,而冯煦从来都有支持者,虽然不够强大,但他们永远都会为自己发声,自己只要装做晕了听他们说话就足够。
      乙弗夫人又哭了,这一次冯煦听出来她果真是伤心地哭了,她害怕被扔到大瓮里烧死去陪伴拓跋濬。又有许多妃嫔也跟着伤心地哭了起来,她们都担心被烧死,于是纷纷责备乙弗夫人,“你为什么要逼迫皇后?”
      “是啊,陛下去了皇后比我们所有人都要难过,你还惹皇后伤心!”
      “皇后与我们本来就不一样,为陛下打理衣物用品的事情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不是皇后的责任!”
      “皇后不能离开,还请乙弗夫人去陪伴陛下吧!”拓跋新成走近了,“来,我们把乙弗夫人抬到陶瓮里!”
      拓跋小新成理所当然地赞同,“正应该如此!”说着他已经抓住了乙弗夫人。
      许多人赞成新成兄弟,乙弗夫人殡葬正能打压乙弗浑的势力——朝中已经为乙弗浑所控制,后宫若是再被乙弗夫人掌管,魏国的天下难道要成为乙弗家的吗?
      可是跟在后面的拓跋子推却道:“魏国从来没有把妃嫔烧死的风俗啊。”
      又有不少大臣们发表意见,有支持的,更有反对的。
      朝臣们差不多都打过仗,杀过人,但大多数都不赞同将女人烧死陪葬。千百年来鲜卑女子丧夫后是可以带着丈夫的家产和子女改嫁的,甚至嫁过几次的女子因为有着丰厚的家产还格外得到男子们的垂青,几代之前道武帝的母亲也曾改嫁,并且为道武帝生下同母异父的弟弟。将能生养的女子平白杀掉,有悖天意。
      冯煦合目不语,等待着乙弗浑的表态。
      乙弗夫人出面为难自己,乙弗浑究竟是什么打算呢?
      在一片混乱之中,乙弗浑的声音终于传来了,“若是送妃嫔服侍陛下,也不能只送一个人,总要多挑选些宫妃为是。”
      乙弗夫人急忙道:“哥哥,我不去!”
      “你为什么不去?”不知多少人嚷了起来,“你不是说陛下最喜欢的就是你吗?”
      又不知是谁,“李贵人也时常说她曾经是陛下最宠爱的妃子,让她也跟着皇上去吧。”
      “不,我不是!”李贵人毫不犹豫地否定了,“我已经为陛下生了儿子,还要抚养皇子长大,应该选没有生过儿子的年轻女子!”
      “皇子可以交给皇后抚养!”年轻的嫔妾们当然不愿意,她们中有的人可以在葬礼后出宫,更不想死,“皇上一直不喜欢我,接驾的次数都是有数的。”
      “我们身份太低,不适合陪伴皇上。”
      “谁也不能推脱!”乙弗浑的声音很大,大约故意让在场的所有人听到。眼下的乙弗浑已经抓住了朝政大权,但依旧没能完全把控一切,他不希望在皇帝的葬礼上再出什么岔子。妹妹总以为自己会废掉太子支持她生的拓跋若,但其实如果能废掉太子,乙弗浑何必要在自己的头上增加一个帝王呢?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只能放弃自己的妹妹了,“让谁去陪伴陛下,应该由皇后来选择。”
      冯煦在心里感慨一声,乙弗浑终于又将问题送到自己的面前了。意思很明显,他只要抓住朝局,却不会干涉宫中之事。也正与自己这几天表现出来的一样,身为皇的自己只统领后宫,却不会涉及前朝。
      看来他是个聪明的人。不但明白自己的意愿,也很懂得,这样的协议,对他们都最是合适的。
      于是冯煦就醒了过来。
      感觉到李弈将自己放在殿中的宝座上的动作有如安放易碎的宝物,冯煦心里一哂,他又不是不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昏倒,又何必如此小心呢?
      自己从身体到心灵早已经经历了无数的苦难,根本不用如此呵护。
      但是冯煦还是感谢他,他给予自己的帮助永远那样温暖自己的心。
      皇后坐在大殿之上,听了众人转述方才的事情,向下面扫视了一眼,看到李贵人惊慌失措的脸,乙弗夫人绝望的神情,甚至就连一向与世无争的于仙姬也用祈求的目光看着自己,还有一众妃嫔……是啊,谁想死呢?自己不想,拓跋濬不想,她们也不想。
      冯煦便微微摇了摇头,“皇家的规矩不能轻易改变,既然本朝历代从无殉葬之事,我亦不会逼迫妃嫔们随陛下而去。当然如果乙弗夫人思念皇帝之心太切,要随皇帝而去,我也不会阻拦,一切都由她自己决定。”
      乙弗夫人用尽了力气喊着,“我不去!”
      冯煦点了点头,“为陛下守灵,大家全由本心。”

73.完全由本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