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名字,满怀真诚。
      过去母亲和姑姑都告诉自己要努力活下去,冯煦果真做到了。不管经历了许多苦难,她都可以骄傲地宣布自己一直勇敢地活着,而且她还能活得高贵,活得尊严。但是今天,她突然领悟道原来自己还是缺了一点东西的,那就是快乐。
      是啊,从现在起,她不只要活着,还要快乐地活着。
      只有快乐地活过,才不辜负这一生!
      “我知道了,李弈。”冯煦重新坐了起来,“我们会的,只要再等一等!”
      “其实根本不用等,我们现在就都很快乐,我每一天都能看到你,你也能看到我,我们偶尔还有机会像现在一样靠在一起说话,已经很好了。”李弈笑着说:“我们一辈子就这样,真的很好了!”
      他们如今能彼此相依,果然很好。两人不再开口,只静静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刻。
      暮色降临,远处传来更鼓,李弈站起了身,“我要走了。”
      他为自己想得太多,做得太多,冯煦全知道,她望着李弈的身影走进了茫茫夜色,轻轻地握住了拳。虽然默默地相守也是美好的,但她还是要在纷繁混乱的时局中劈开一大道,总会有一天,他们可以离开皇宫,两个人单纯而快乐地生活。
      太后原本只是尊贵的身份,但在北宫显现了独立于皇权和朝政的态度后,这种身份就不只代表正统,而成为朝中一股不可小看的力量。不满于乙弗浑所作所为且又得不到皇权庇护的臣子们慢慢聚拢在北宫周围。
      臣子们向北宫的聚拢并不会大张旗鼓,甚至完全不显山不露水,在外面的人看来,不过是到北宫觐见皇太后的贵女们比过去多了许多。
      就如慕容白曜夫人随着慕容真真进北宫向太后问安,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慕容白曜如今正是北部尚书,他的夫人完全有资格进宫拜见太后,况且他们的女儿慕容真真又是阳平王妃,一向时常出入北宫。
      但其实,慕容真真代表的是阳平王府,拓跋新成兄弟从来都是冯煦最坚定的支持者,而慕容白曜府上虽然与宁心宫同为北地故人,相互扶持,但过去他们间从不牵涉朝局。
      姑姑过世后,冯煦与慕容府的关系比过去淡了许多。最初她是有些怨恨慕容白曜对姑姑的无情,在姑姑病重时,慕容老夫人、慕容夫人,还有慕容真安、慕容真真等人都到了宁心宫探望,但唯有慕容白曜一次也没有过去。
      固然慕容白曜有许多为难,但是魏国的皇宫并没有多森严,他完全能见姑姑一面的,可他就是没有请求进宫。冯煦曾为姑姑不值,但是后来她慢慢就想通了,姑姑那样聪明的人哪里看不透慕容白曜的心思呢。
      慕容白曜并非对姑姑无情,但是他与许多男人一样,最在意的并不是姑姑。为了慕容氏一家,为了他自己,他不会越雷池一步。
      所以姑姑也就斩断了对他的情思,她在离世前做了很多的安排,哪怕是跟着自己离开宁心宫的阿郑和先前保太后身边的宫人都得到了姑姑丰富的馈赠,但是姑姑唯独没有给他留一样纪念的东西。
      后来冯煦慢慢想通了许多事,甚至她猜到了姑姑曾想将自己嫁到慕容府上的,但是如今她倒是同意慕容家的决定,自己果真不适合做慕容家的媳妇。
      慕容府一家人都不坏,只是经历了亡国亡家的他们怕的太多,他们求的是谨慎安稳。从太武帝、南安隐王,文成帝,一直到当今皇上登基,他们都小心翼翼、尽职尽责地做官,谁也不敢得罪,只想保住整个家族。
      是以明知乙弗浑专权跨扈,慕容白曜也与他相处不错,如今又因为身为北部尚书时常出入丞相府。
      冯煦如今不再是过去的冯家女郎,她已经是坐在北宫宝座上的太后。她再看慕容白曜,只将他当成臣子。以寻常臣子而论,他只是听命于上司,并没有错。
      不
      过听到慕容白曜夫人表达了投靠之意,冯煦也不出意料。
      这才是真正的慕容白曜,他已经意识到乙弗浑会败给自己,足够精明。
      但其实冯煦觉得他只是精明,不算聪明。
      当然,冯煦不会告诉慕容家的人最好的办法,就像姑姑从来没有指点他们一样,慕容白曜一心做魏国忠心的臣子,那么冯氏姑姪也没有必要披肝沥胆。她只是收下慕容白曜的投诚。
      慕容白曜虽然不是拓跋新成兄弟、拓跋丕、陆丽、贾秀那样的忠臣,但也是可以使用的臣子,于是她淡然地吩咐道:“北部尚书表面还要与过去一样,继续与乙弗丞相共事,但是要将丞相府的消息尽数传递给我。”

86.他并没有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