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9章 都是端砚惹的祸[2/2页]

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 罗生时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来喊冤就有蒙冤之人。
      可这世上的有些事情总是事与愿违,此时开封府衙外的鸣冤鼓再次响了起来。
      咚咚咚!
      “威武!!!”
      王朝马汉搀扶着一位双眼失明的老者跪在大堂之上,尊敬的说道:“草民石健叩见青天包大人。”
      “石健,你是何方人士,你在府衙外击鼓鸣冤可是有状要告?”包拯问道
      “回包大人,草民乃是端州四会县砚山村的人,草民的儿子石玉是雕刻砚台的工匠,官府无缘无故的把他抓去了。冤枉他私藏了上缴给朝廷的贡砚,请包大人替草民伸冤呐!”石健说完一头磕在地上迟迟没有起身
      “你先不要激动,本府再来问你,你既然是端州人氏,蒙冤受屈为何不向端州州衙提出诉状要求平反。却千里迢迢来到开封府向本府伸冤。”
      “包大人,草民要告的就是端州知州周栋!”
      包拯听闻周栋的名姓顿时有些为难,倒不是不想帮助石健伸冤,而是开封距离端州有着三千多里地,他一个开封府尹手伸的再远也难以够到端州的政务。但是对于此事不闻不问也不是他的性格,只好先让石健说明案情,再对此进行考虑。
      “周栋来到端州还不到半年,分配给砚台工匠上缴的贡砚就超过了去年的一倍,州衙开起店铺卖端砚和商家抢生意。开采砚石的工匠被剥削都快要活不下去了,现在他们又把我的儿子给抓了起来,他根本就是要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啊!包大人,您不能见死不救啊!”石健哭诉道
      包拯看着跪在堂下泣不成声的石健也起了恻隐之心,可规定毕竟是规定,语气复杂的说道:“石健,你心中之苦本府感同身受,然而本府却无权受理你的诉状。”
      石健闻言如同五雷轰顶,如果包拯不管此事只怕这件事再也无人能管,顿时泣不成声的说道:“包大人,您曾经做过我们端州的知州,老百姓有了冤屈找到你,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个时候我的眼睛还没有瞎,我一直记得包大人把那些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的贪官恶霸一个一个的都关进了大牢,为老百姓出了多少怨气。可是您今天怎么不管我们了呢?你还是我们的青天包大人吗?”
      “石健,本府如今已经不是端州知州,朝廷自有朝廷体制,本府已经无权介入端州所有事务,故而实在无法受理你的诉状。不过本府却可以向朝廷禀告,请朝廷派其他有权的官员接案,本府所说的你可明白。”
      “包大人,草民知道了,可是草民决定不告了。草民要赶快回到端州给我的儿子石玉收尸。”
      “你此话怎讲?”包拯连忙问道
      “草民不相信,朝中还有哪几个官员能够不官官相护,由别人来办我儿子石玉的性命恐怕很快就没有了。草民叩谢包大人。”

第159章 都是端砚惹的祸[2/2页]